{SiteName}
首页
手足癣的症状
股癣怎么治疗
桃花癣的症状
脚癣怎么治疗
体癣怎么治疗
圆癣怎么治疗

薏苡明珠谈谈成语中的中药

中医典籍大全手机应用:免费下载+免费使用

编者按

薏苡是补身药用佳品。薏米性凉,味甘、淡,入脾、肺、肾经,种仁和根又能入药治病。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薏米能健脾益气,补肺清热,祛风胜湿。炊饭食,治冷气。煎饮,利小便热淋。”

今天温长路老师将谈古论今薏苡明珠这个成语的由来及薏苡仁的功效,随后喻耀华老师将介绍几款薏苡仁药膳。

成语“薏苡明珠”源出《后汉书·马援传》:“初,援在交阯,常饵薏苡实,用能轻身省欲,以胜瘴气。南方薏苡实大,援欲以为种,军还,载之一车。时人以为南方珍怪,权贵皆望之。援时方有宠,故莫以闻。及卒后,有上书谮之者,以为前所载还,皆明珠文犀。”马援生前喜食薏苡,这本是平常之事,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这平常之事在他死后却造出如此大的一场风波来,差点弄得他家破人亡。把发现当罪过、把草药当珠宝,这真是天大的冤枉!(编者注:汉马援从南方运来的薏米在其死后被进谗的人说成了明珠,结果让自己和妻儿等蒙冤。后遂以“薏苡明珠”比喻被人诬蔑,蒙受冤屈;故意颠倒黑白,糊弄是非。)

后世不少作品中皆以此为惊、为叹、为奇、为鉴,演变出“薏苡明珠”、“明珠薏苡”、“薏苡冤”、“薏苡谤”、“薏苡谗”、“遭薏苡”、“薏苡之嫌”等多种说法,并广为引用:“梧桐夜雨词凄绝,薏苡明珠谤偶然”(朱彝尊)、“明珠薏苡无人辨,行李归来莫厌穷”(贝琼)、“功成自合分茅土,何事翻衔薏苡冤”(胡曾)、“桂枝芳欲晚,薏苡谤谁明”(陈子昂)、“侏儒饱笑东方朔,薏苡谗忧马伏坡”(白居易)、“巧语屡曾遭薏苡,瘦辞聊复托芎”(苏东坡)。在文人们的炒作下,普通的薏苡真的成了药中的明珠了!

文人中也有受薏苡之益者,辛稼轩就是其中之一。据张师正《倦游录》载:辛稼轩曾忽患疝疾,形大如杯、重坠疼痛。有一道长教他一法,即以薏苡与黄土共炒,然后水煮为膏服之。果然效果不凡,只服用了几次,疝核就消了。他又把此法传给患有此病的程沙,亦有同样的效果。

薏苡入药的历史很长,《神农本草经》中已把它列为养心的上品。它有许多别名,如解蠡、起实、感米、菩提子、必提珠、益米、裕米、苡米、苡仁、六谷米、药王米、药玉米、回回米、沟子米、催生子、蓼茶子等30余个,内容涉及其植物形态、生长环境、功能用途等方方面面,还多少带点宗教和神秘的色彩。它适应性强,除大东北高寒地区外,全国各地均可种植,每年4月播种,7~9月开花,9~10月结果。果实成熟后,除去外壳及黄褐色外皮,用文火炒至微黄,或与麸皮同炒后就可入药了。其气微,味甘淡,以粒大、饱满、色正、形体完整者为佳。

《本草纲目》认为:“薏苡有二种:一种粘牙者,尖而壳薄,即薏苡也,其米白色,可作粥饭及磨面食,亦可用米酿酒;一种圆而壳厚坚硬者,即菩提子也,其米少,即粳也。其根并白色,大如匙柄,纠结而味甘也。”

薏苡的主要功能是健脾、补肺、清热、利湿,对泄泻、湿痹、转筋、水肿、脚气、肺痿、肺痈、淋浊、白带等有确切治疗作用。李时珍认为,它乃“阳明药也,能健脾、益胃。虚则补其母,故肺痿、肺痈用之。筋骨之病,以治阳明为本,故拘挛筋急、风痹者用之。土能胜水除湿,故泄泻、水肿用之。按古方小续命汤注云:中风筋急拘挛,语迟、脉弦者,加薏苡仁,亦扶脾抑肝之义”。

《本草经疏》认为,它“性燥能除湿,味甘能入脾补脾,兼淡能渗泄,故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及风湿痹,除筋骨邪气不仁,利肠胃,消水肿,令人能食”。《药品化义》认为,它“味甘气和,清中浊品,能健脾阴,大益肠胃”。《本草新编》认为,它“最善利水,不至损耗真阴之气,凡湿胜在下身者,最宜用之”。也有医家在肯定其效能的同时,指出它的局限性,如《本草述》说,它虽“为益中气要药,然其味淡,其力缓,如不合群以济,厚集以投,冀其奏的然之效也能乎哉?”《本经疏正》说,它与白术不可同用,“既用此即不用彼者,无他,术性急,薏苡性缓,合而用之,恐其用速则嫌于缓,应迟又伤于燥也”。

古方中用薏苡者甚众,有名的如张仲景创制成的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是治疗风湿病的;薏苡附子败酱散,是治疗腹痛的,收入其著作《金匮要略》之中。李时珍创制的薏苡仁粥,是治疗筋脉拘挛的;薏苡仁酒,是强筋骨、健脾胃的,收入其《本草纲目》之中。它如《千金方》用它治肠痈、《广济方》用它治痿痹、《独行方》用它治水肿喘急、《范汪方》用它治肺痈咳唾、《梅师集验方》用它治肺痿、《杨氏集验方》用它治热淋的等,未能尽述,古医籍中均有验案可考。

现代研究得知,薏苡仁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含16.2%)、脂肪(含4.65%)、碳水化合物(含79.17%)和氨基酸(亮氨酸、赖氨酸、精氨酸、酪氨酸)、维生素B1、薏苡素、薏苡脂、三萜化合物等,证明其作为有补益作用的药物是有可靠理论根据和物种基础的。动物试验证实,它具有减少肌肉挛缩、减轻疲劳、降低血糖、扩张血管、镇痛、镇静、解热等多种作用,且对癌细胞有阻止成长及伤害作用,与祖国医学的传统认识基本吻合。现代临床有用以它为主药,治疗肺水肿、胃溃疡、糖尿病、前列腺炎、肋膜炎、扁平疣等的,也均有比较好疗效。

薏苡的叶片和根亦入药使用,薏苡叶作茶饮用,以暖胃、益气血;薏苡根清热、利湿、健脾、杀虫,以治黄疸、水肿、淋病、疝气、经闭、带下、虫积腹痛等。民间有用它治疗牙痛、肾炎、夜盲、关节炎、小儿肺炎、胆道蛔虫的,也与其药理作用不悖。

薏苡虽有良好的药疗、食疗作用,且有“菩提珠”、“胶念珠”、“珠珠米”、“薏珠子”之称,毕竟是“草珠子”,与价值连城的“明珠文犀”相比,截然二物,岂能相混又岂可相混!马援深谐其药性及生长环境,不仅坚持用它“轻身省欲,以胜瘴气”,还把南方的优良品种引种到北方种植,虽受了点冤枉,却为发展我国的中医药事业作出了贡献,其功大矣!

薏苡仁药膳众多,喻耀华老师将在下面介绍几种供食用:

1、白菜薏米粥

小白菜g、薏苡仁60g。先将薏苡仁煮成稀粥,再加入切好洗净的小白菜,煮二三沸,待白菜熟即成,不可久煮。食时不加盐或少加盐,每日2次。能健脾利水,用于治疗水湿困脾,全身浮肿,四肢疲倦,胃纳不佳,小便短少等症。

2、薏米绿豆炖大肠

薏米30g、绿豆50g、猪大肠g。将大肠洗净,绿豆、薏米用水浸泡,然后入大肠内并加少许水(以便煮发绿豆、薏米),肠两端用线扎紧,用砂锅加水炖烂后服食。每天1次,连服7~8天。具清热利湿之功,可治疗湿热型痔疮、肛门坠胀灼痛、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等症。

3、鲫鱼薏米羊肉汤

鲫鱼g、薏米15g、羊肉50~g。将鲫鱼去鳞和内脏,羊肉切片,与薏米同煮汤后调味服食。每天或隔天1次,连服数天。能健脾燥湿,治疗脾为湿困的小儿厌食、面色发黄、疲乏懒动、口腻无味等症。

`

4、薏苡仁粥

薏苡仁30g、糯米30g。将薏苡仁和糯米加水煮成粥,空腹食用,每日1次。可补脾益胃、利湿消肿,治疗脚气水肿、筋脉挛急、酸麻无力、淋浊、妇女白带等。

5、嫩肤饮

薏苡仁g,蜂蜜适量。将薏苡仁研磨成粉末,装瓶待用。每次饭前半小时至1小时内,取10g薏苡仁粉煎成茶饮,加适量蜂蜜调服,连续服用6个月,可使粗糙皮肤变得细腻,从而使容貌娇嫩。

6、薏苡仁饭

薏苡仁30g。将薏苡仁淘净,浸透心,蒸熟后食用,治疗脾虚食少、水肿、风湿痹痛、屈伸不利、消渴等。

7、薏米炖猪蹄

薏苡仁50g、猪蹄2个。将猪蹄刮洗干净,与薏苡仁同炖至熟后食用。治疗风湿痹痛、脚气肿痛。

8、茯苓赤豆薏米粥

白茯苓20g、赤小豆50g、薏苡仁g、白糖适量。将药材洗净,置锅内,按常法煮粥,用白糖调食,每日1次。能健脾和胃,治疗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四肢消瘦、纳食不佳、终日困倦、饭后尤甚等。

9、薏米面

薏苡仁g、面粉g。将薏苡仁研成细粉,与面粉、清水揉成面团,如做普通面条一样做成面条,取面条煮熟,调味后食用。可健脾利湿除痹。

10、牛肚苡仁粥

牛肚1个、薏苡仁20g。按常法共煮成粥食用。能健脾除湿,治疗脾虚食少、乏力、便搪。

11、银豆汤

银花藤15g、赤小豆50g、薏苡仁50g。将赤小豆、薏苡仁加水适量,煮至豆将熟,放入银花藤15g(布包),继续煮至豆熟,去药包,调盐少许,饮汤食豆和苗仁。具清热除痹、通络止痛之功,治疗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屈伸不利。

作者介绍

温长路,笔名寓愚、文苕。年3月出生于河南省宝丰县。现为作家、教授、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并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中医药文化分会秘书长、中医药科普分会主任委员和编辑出版、医史文献、医古文、李时珍、王清任等分会常委、副主任等职。

喻耀华,广东省新兴中药学校。

来源:《养生月刊》(-05期)图片来自网络

中医古今书籍余本在线/离线阅读

点击右上角分享给朋友,让更多人看到!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医院就医★

单味中药治病大全之高血压病篇

单味中药治病大全之烧、烫伤篇

生脉散治疗风心病、心力衰竭(心悸、水肿)验案

单味中药治病大全之黄疸型肝炎篇

南怀瑾先生谈论“静”与睡觉

支床乌龟:从成语说龟的价值

嘴唇与脏腑健康的关系

防感冒,度寒冬,用艾灸!

中医解梦告知你身体的秘密

灸法的种类和操作

血瘀体质养生与养颜

何首乌的炮制与功效

南怀瑾先生谈论“静”与睡觉

中医治眼袋轻松做“绝袋”美人

逍遥丸,让女性不再心烦

“项背相望”—成语里的养生话题

《神农本草经》里的中药智慧—阿胶

中医治眼袋轻松做“绝袋”美人

春季养生与经络保健

全民学医倡议——家家皆可有良医

原来中医的问寒热能问出这么多道道(中)

皮肤过敏,注意饮食

原来中医的问寒热能问出这么多道道(上)

从月经盛衰谈女性保健

何裕民:如何多活15年?

糖尿病、消渴病?看仲景如何论消渴......

白领头晕预示的身体危机

春花、夏绿、秋青、冬红:饮茶讲究知多少

从肾气盛衰认识女性疾病

刮痧:“越黑越痛”越有效?

刮痧:“越黑越痛”越有效?

排除抑郁不用愁

小儿保健五步走,防病治病长智力

认识小儿推拿,用“手”保护宝宝健康

数九寒天养生三大法

进食补药不等于养生保健--人参杀人无罪,大黄救人无功

路志正:冬季进补有禁忌,火锅、食疗宜辨证

三七化瘀有奇功,内服外用止瘀痛(附:三七服用禁忌)

化瘀止血话三七

中药用在不需要的人上就是毒

红花,让你的容颜由内而外绽放光彩

温病大家刘景源:经典解读温病的病因!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月经不调的原因和治疗

生活处处是中医

如何知道你的身体是否正常?

生命离不开“元气”

中草药治肺癌:热敷有疗效

想要面部美容?不妨从这里开始!

以正化奇,止为枢也

为什么诊脉能够知疾病?

患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穴位艾灸巧调理

“火”是新陈代谢的保证

战场针灸:美军用中医针灸戳痛了谁?

闲聊中医儿科知识—儿童的生理特点

国医路正志

养生应该从何入手?

是什么偷走了我们几十年的生命?

气不足则胖,血不足则瘦

令人“头痛”的头痛

“毁容伤身”的不止有别人的伤害,还有……

女性养生,调静通和

把脉的经验(岭南妇科名家蔡仰高)

《自己是最好的医生》:肩周炎怎么办?

如何从身体看气血不足,中医调气血5个步骤

漫谈五行-五行如何指导治病、修身、治国?

自我调养巧治病:胃下垂

陆广莘:中医是怎样大难不死的?

颈椎病的保健与治疗

成语药谈:以毒攻毒

桃胶真的是美颜圣品吗

怎么睡,才最补

防衰抗老,更年期女性要懂调养五脏

如何科学判断是否患有便秘?

了解慢性便秘,告别难解之痛

鸡蛋怎么吃更健康?

睡硬板床能赶走腰痛吗?

话说“龙眼”

鸡蛋怎么吃更健康?

睡硬板床能赶走腰痛吗?

话说“龙眼”

气温骤降,你的棉毛衫裤会“发热”吗?

排毒解暑,中医不外传的泡脚方

湿病论痹话“痛风”

中医眼中的高血脂及其治疗方法

低血糖症会危及生命,中医怎么认识低血糖?如何进行辨证施治?

掩耳盗铃--成语里的养生话题

百梨银汤:通治各类咳嗽

口气很重脸上长痘?该给脾胃排毒了

购买实体中医教材:

中医教科书在线购买

中医教科书在线购买

针灸相关教科书在线购买

推拿相关教科书在线购买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qshaonq.com/yxzmzl/53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