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是鼻腔黏膜和黏膜下组织的炎症。从发病的急缓及病程的长短来说,鼻炎可分为急性鼻炎和慢性鼻炎。依据鼻炎的种类不同,鼻炎症状也有所不同,主要有鼻塞、流涕、打喷嚏、头痛、头昏等。但仅靠这些症状是不能诊断鼻炎的,还要由耳鼻喉科医生进行详细的检查才能确诊。鼻炎发病的临床症状各异,危害极大,当影响鼻腔的生理功能时,就会岀现呼吸障碍,引发血氧浓度降低,影响其他组织和器官的功能与代谢,从而出现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胸痛,胸闷,精神萎靡等症状。因止,当有鼻炎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医治疗。以下偏方可用于鼻炎的辅助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民间方1.》↓
祛风宣肺汤治过敏性鼻炎
苍耳子、蝉衣各15克,炙麻黄、辛夷、甘草各9克。
煎2遍和匀,每日3次分服。
驱风宣肺,通利鼻窍。用治过敏性鼻炎(鼻渊),症见鼻堵,发痒,嚏多,流清涕者。因风寒或某种物质过敏,以致肺气不宣。
加减:头痛者,加白芷10克;涕多黄黏者,加黄芩15克
方某,女,30岁,工人。3年来每逢春秋季节受凉即感鼻堵、鼻痒、嚏多、流清涕。这次发作3周,五官科诊为过敏性鼻炎。用朴麻合剂时有效,停药则加重。予本方治疗,3天后症状减轻,连用1周后缓解。
↓《民间方2.》↓
香油滴鼻腔
香油适量。
将油置锅内以文火煮沸15分钟,待冷后迅速装入消毒瓶中。初次每侧鼻内滴2-3滴,习惯后渐增至5-6滴,每日3次。滴药后宜稍等几分钟让药液流遍鼻腔。一般治疗2周后显效。
本方清热、润燥、消肿,辅助治疗鼻炎。
民间验方。
↓《民间方3.》↓
细辛2g,白芷、辛夷、川芎各15g,漏芦20g,薄荷10g。将上药共研成细面,以10g生药面加7根6厘米长洗净带须葱白。先将葱白捣烂,除去粗纤维后与药面搅拌,加香油调成浆状,以能自然下滴为度,不可过稀。每天用3~4次滴鼻,每次滴入3~5滴。
↓《民间方4.》↓
丝瓜藤炖猪肉治鼻炎
丝瓜藤(取近根部位的)2-3米,瘦猪肉60克,盐少许。
将丝瓜藤洗净,切成数段,猪肉切块,同放锅内加水煮汤,临吃时加盐调味。饮汤吃肉,5次为一疗程,用一至三个疗程。
清热消炎,解毒通窍。用治慢性鼻炎急性发作、娄缩性鼻炎之鼻流脓涕、脑重头痛。
↓《民间方5.》↓
生麻黄治慢性鼻炎
生麻黄6-10克,辛夷花、苍耳子、石菖蒲、鬼箭羽、天葵子10克,细辛3克,七叶一枝花15克。
水煎服,每日1剂。
宣肺通窍,行瘀泄热。用治慢性鼻炎。
↓《民间方6.》↓
黄芪砂锅鹌鹑
黄芪35克,鹌鹑2只,料酒、葱花、姜末、精盐、味精、麻油各适量。
先将黄芪切成片,放入纱布袋,扎紧袋口备用。将鹌鹑宰杀洗净,入沸水锅焯透捞出,放入砂锅,加黄芪药袋及足量清水(以浸没鹌鹑为度),大火煮沸,烹人料酒,改用小火煨煲1小时,待鹌鹑肉酥烂,取岀药袋,加精盐、味精、葱花、姜末,再煨煮至沸,淋入麻油即成。佐餐当菜,随意服食。
可辅治肺脾气虚型单纯性慢性鼻炎。
↓《民间方7.》↓
先用温开水将鼻腔的结痂和分泌物洗去,充分暴露鼻黏膜后,再用棉签或干净的手指蘸无腐败变质的蜂蜜涂鼻腔患处即可。每日早晚各涂药1次,至鼻腔无痛痒、无分泌物及结痂、嗅觉恢复为止。
↓《民间方8.》↓
紫草30g,香油50ml,苍耳子20g。先将苍耳子打碎,与紫草一起泡入香油中4-5个小时,然后煎炸至棕色,去渣取油备用。每次滴鼻1滴,每日2~3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