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讨论地点:基层中医之家
分享讨论时间:-7-:00
分享医生:湖南省安仁县侯龙归中医馆侯龙归
导读:学中医不仅仅是去学些方治什么病,而是要用中医的整体思维观来指导方药,也不可单独着重于局部治疗,要以恢复人体机能为大方向,从而,局部的问题也会随之好转,甚至痊愈。
唐女士,47岁,-6-12日来诊,主诉:前几天出现眉心双眼角痒、双肩膀有对称性3cmx3cm皮损2月余。
刻诊:眼睛偏红,肩部局部皮损增厚、硬、粗糙、干燥,有皮屑,无出血点,无渗透液,不口干,不口苦,汗出可,食可,小便稍黄,大便粘,无恶寒发热恶风。舌淡苔薄白,脉偏旺。
用方:柴胡清肝饮加减《医宗金鉴》
处方:荆芥穗5g防风7g连翘15g生地20g栀子10g牡丹皮10g
北柴胡15g赤芍10g槐花10g玫瑰花10g地榆10g田七花5g莱菔子15g枳壳10g甘草10g(七剂)
用方思路:从后世时方思路思考,从肝肺论治,治以清肝祛风养阴祛瘀导积之法。
复诊:眉心眼角痒愈,双目干涩红、双肩皮损无改善,大便粘,舌淡苔白,脉偏旺,余可。
用方: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
处方:北柴胡15g菊花15g黄芩10g天花粉10g牡蛎15g干姜6g桂枝10g苍术10g丹参20g连翘15g栀子10g益母草15g枳壳10g荆芥穗5g北防风10g萆薢15g白藓皮20g甘草7g(七剂)
用方思路:上诊效果不显,再思考:
1.皮损部位在肝经上,还定柴胡剂。
2.眼红干涩,为火上炎及精不养,皮损干燥脱屑硬增厚亦为精不养。
3.大便粘,苔薄白,为中焦湿不运化,病人整体情况在少阳火郁大阴湿不运,治以清上健中养精,故选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之思路。
第三诊:双肩部皮损及大便粘好转,余愈。效显,说明思路方证药证比较正确。
用方:续上方四剂。
服完4剂后,皮损基本消失,脉可。
思考:牛皮藓为西医神经性皮炎,顽疾难愈,西医对此病基本没什么好办法,治疗多以激素及软化皮损的药,治疗不彻底,很难根治,此例为近期临床所录,因为是顽疾,医院治疗,结果钱花了不少,也很少得到根治,余从医二十余年,医院进修皮肤性病科一年,治果疗效亦一般,后研读《伤寒论》,运用《伤寒论》思维治疗一些顽固皮肤病,疗效显著。
总体体会:整体思维,不可仅盯着局部治疗,盯着局部便是西医思维,人体的总体机能恢复了,局部的问题也会随之好转,甚至痊愈。所以,在临床中往往在治疗某种疾病时,而一些其它方面的疾病也会跟着好转至痊愈;从而,作为中医治病,要用中医的思维去分析用药,不能套用西医的思路,否则,终无痊愈之日。
整理者:彭香桂吴筱芹赵海琳
上期回顾: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