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形切口皮下修剪法
用亚甲蓝标出腋毛边缘外0.5cm为手术范围,常规消毒铺巾。2%利多卡因40ml+肾上腺素0.1mg+生理盐水80ml进行局部肿胀麻醉,每侧皮下注射30~50ml。沿腋窝背侧边腋毛缘行W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至浅层脂肪,每段切口约1.0cm,用蚊式钳从切口缘钝性分离皮瓣至标记线,形成含少量皮下脂肪颗粒的全厚皮瓣。外翻皮瓣,用示指和中指顶住皮瓣,直视下修剪皮瓣内面的脂肪粒、毛囊、大汗腺,直到皮瓣内面成为淡红色,注意勿伤及真皮血管网。彻底止血后用可吸收线行皮内缝合,再以4-0丝线间断缝合。用1号丝线沿标记线外缘0.5cm取长方形的4个点缝线,并留足够长的线头以备打包包扎。创面依次覆盖凡士林纱布、碘伏纱布,用纱布叠成约12.0cm×6.0cm×5.0cm块状后,卷成纱布卷垫于术区,预留丝线成对加压打包。弹性绷带绕肩行后“8”字包扎固定。术后使用抗生素3d,第4天拆除绷带、打包线、纱布,10~12d拆线。嘱患者术后1个月内上肢勿剧烈活动,勿提重物。
腋皱襞切口皮下修剪法
在腋窝中部皱襞处行约3.0cm的切口,同样深达脂肪浅层,分离上下两块皮瓣,其他均同上法。
腋臭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患者多有家族史,常伴有油性外耳道分泌物。有学者认为,腋臭是由于腋窝顶泌大汗腺过度分泌,分泌物经细菌作用分解后,产生不饱和脂肪酸所致。因此,清除或破坏顶泌汗腺是目前治疗腋臭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腋臭的治疗方法很多,无创治疗主要是局部药物治疗;微创治疗主要包括微波与射频治疗,电解或电灼,激光治疗和肉毒杆菌毒素注射。两者虽然创伤小,但只能暂时缓解症状,不能根治。手术治疗能比较彻底地治疗腋臭,然而手术有创伤大、并发症多的弊端。传统的腋部皮肤切除术易形成挛缩性瘢痕,已很少用。目前主要采用皮下搔刮法和皮下修剪法。搔刮术式是在不可视的条件下进行,可能会有刮除不干净或搔刮过度造成皮瓣坏死的情况;还可能观察不到出血情况,增加术后血肿形成和继发感染的概率。根据切口方式不同,小切口大汗腺清除术可以分为W形切口皮下修剪法和腋皱襞切口皮下修剪法。其优点有:①局部肿胀麻醉,皮下组织易于分离,术中出血少;②疗效确切,手术在直视下进行,可尽可能完全地清除大汗腺,彻底止血;③清除大汗腺和毛囊后,应尽可能地保护好皮瓣真皮血管网,皮瓣血供丰富,成活率高;④术后瘢痕较少,两种切口的设计均相对隐蔽,且不易被牵拉;⑤术后血肿减少。采用打包加压包扎法,使皮瓣和修剪创面基底部接触紧密,不必放置引流条。
腋皱襞切口皮下修剪法将皮瓣分为2、3份,每份皮瓣的面积较小,在外翻皮瓣时不方便手指着力,皮瓣不易外翻,不易显露视野;W形切口皮下修剪法的皮瓣较大,切口视野显露更充分。在并发症方面,腋皱襞切口皮下修剪法术后血肿较W形切口皮下修剪法多,但两组患者均无大血肿形成,在无菌操作下将血肿挤出后,均可自行吸收;少数患者的切口有少许糜烂坏死,这与手术过程破坏局部小血管导致血供不良,患者过于肥胖,伤口尚未愈合就过早负重等因素有关。经3~7d的微波治疗和换药,伤口均可愈合;术中采用了皮内缝合以减少局部张力,多数患者术后均有一不明显的线性瘢痕,但因术后患者的正常活动容易牵拉切口,故有少数患者产生了较明显的瘢痕。综上所述,腋皱襞切口皮下修剪法的总并发症较W形切口皮下修剪法多,所以,W形切口皮下修剪法的患者满意度较高。
相关文章
小切口翻转皮瓣直视下清除大汗腺腋臭根治术
腋横纹双平行小切口治疗腋臭的临床体会
李正,宋维芳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