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手足癣的症状
股癣怎么治疗
桃花癣的症状
脚癣怎么治疗
体癣怎么治疗
圆癣怎么治疗

医坛逸事神秘医学十五

蛇疾

按有神论观点,任何东西都能成精作怪,蛇自然不例外,白蛇传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但除了“白娘子”,蛇毕竟是可怕的动物,成精作怪,不必多说,害人生病,亦成常事,这种故事,以前很多,以下摭拾几例,后议。故事:一、唐朝有个中书舍人叫于遘,有一次中了蛊毒,经过多次治疗,没有丝毫起色,就告了长假,想外出到远方去寻访名医。有一天,他拄着拐杖坐在中门外面,忽然碰到了一个钉铰匠,钉铰匠问他:“你瘦弱得这个模样到底是犯了啥病?”于遘就向他说了自己的病情,钉铰匠说:“我也曾生过这个病,后来碰到了一个名医,他给我用钳取出了一条蛇,我的病就好了。这以后,我也学会了治这病的方法。”于遘一听很高兴,请求他给自己治疗。钉铰匠说:“这不过是桩小事,你明天早上不要吃东西,我会到你这里来为你治疗的。”第二天,这钉铰匠果然来了,他叫于遘坐在住房的屋檐下,朝阳张开口,他就拿了钳子等着,等到要用钳夹的时候,好像失去了什么,于是又约于遘,说第二天再治。过了一夜后,钉铰匠果然又来了,又是老方法,叫于遘长大了口等着。突然,钉铰匠用钳一夹,钳子上夹了一条蛇,这条蛇约两寸多长,浑身赤色,有钗股那么粗。钉铰匠叫人把这条蛇烧死,这之后,于遘的病就痊愈了。于遘后来多次升官,官一直做到“紫薇”而死。这钉铰匠也没索要什么酬谢,他只是说,我发过誓要救人疾苦,所以又饮了点酒吃了餐饭就告别了。二、在唐朝时,京城长安以及各州郡市肆中,能治疗蛊毒、取得近期效果的医生很多。但求治的病人都迷惑不解,认为医生是在玩魔术要枪花。不易治愈的疾病,用了这种办法,确也治不好。有个叫颜燧的医生家里,有个婢女生了这样一种病:常常觉得脘部有东西在咬心肝一样地疼痛,发作时痛得不能忍耐,几年之后,人瘦得皮包骨头,两腿脚像同枯木似的。有一次偶尔听说某市中有个江湖医生在治疗这一类的病,有许多人围着在看。颜燧听说后,就派人把他叫来。想叫他给婢女治一治、打算试试看。这江湖医生来到颜家,一看婢女后就说:“这是蛇蛊,我可以马上把蛇取出来。”他叫人先拿来一二十斤木炭烧红,然后给病人服药,过了很久之后,这医生就拿了把小钳子在病人身旁等着,他不时地问病人:“咽喉里是不是有东西在动?”“咽喉里在动的东西是不是已经死了?”“咽喉里死掉的东西是不是又活了?”又过了一会,他叫病人把嘴张开,突然钳一挥就夹出了一条蛇,蛇约有五至七寸长,医者急忙把蛇投进了正在燃烧的炭火中,蛇在炽热的炭火中扭曲挣扎了一会,就被烧成了炭灰,烧的时候,腥臭之气四泛,围看的亲邻都闻到了。从这以后,这婢女的脘痛病就好了、竟没再有咬心肝样的痛苦发生。照这事来看,扁鹊使死了的虢太子活转来,老子使死后成了枯骨的徐甲再生肉还魂的传说,就都不是虚妄了。三、唐朝贞观初年,洛阳京城里有一个平民百姓,自称是终南山人,姓王,名叫守一。他经常背着一个大葫芦到市上卖药,有人要买他的药而他不肯卖的时候,患病的人是必死无疑的了;有时别人还没生病,还没想买药,他就急着要把药给那人了的时候,那人用不了十天半月一定会生难治的顽固性疾病。有个叫柳信的人,他家世世代代都住在洛阳,很富有,只有一个儿子,到20岁时,突然眉头上长出了一个肉块,经过许多次的治疗,都不能消除,听到王守一治病很灵的消息后,就亲自上门把他请了来,祈求他治疗。王守一到他家后,柳信把他儿子叫出来让他看。王守一先烧了一炷香,叫他们备了一桌酒菜,好像是在祭神祝告,然后才从葫芦中拿出一丸药来,放入嘴中嚼烂,敷在那个肉块上,再叫他们上酒菜。没多久,肉块破裂了,有一条小蛇出来掉在了地上,小蛇约有五寸长,色彩鲜艳,渐渐长到了一丈多,王守一这时把酒喝干,对蛇大喝一声,蛇就腾空而起,瞬间云雾弥漫,一片昏暗,王守一忻然乘蛇离开,不知到什么地方去了。四、《医说》说:有人患脚疮,冬月顿然无事,夏月臭烂,痛不可言。遇一道人云:尔因行草上,惹蛇交遗沥,疮中有蛇儿,冬伏藏,故疮至冬无恙,夏出行,故至夏臭烂。急以生虾蟆捣敷之,一日三换,凡三日一小蛇自疮中出,以铁钳之,其疮遂愈。按:蛇疾常见于古籍,如《谈薮》说宋明帝宫人患腰疼牵心,徐文伯断为发瘕,乃“以油灌之,则吐物如发,稍稍引之,长七尺,头已成蛇,能动。”(民间说“头发吃到肚子里会变蛇”,似即从上说而来)。《奇病方》引华佗云:“有人患胃脘不时作痛,遇饥更甚,尤畏大寒,日日作楚。余以大蒜三两,捣汁灌之。忽吐蛇一条,长三尺而愈。”又《独异志》说,有一女子右膝患一疮,“脓水不绝。华佗过,其父问之。陀曰:使人乘马,牵一栗色狗走三十里,归而热截右足柱疮上,俄有一赤蛇从疮出而入犬足中,其疾遂平。”结合第三、第四两个故事来看,这不但说蛇能盘踞在胃里,甚至也能生活在皮下或疮里成病,像这样的记载很多,这也说明相信蛇能致病的人以前确是不少,而从上面的几个故事来看,唐朝时就已有人在玩“把腹中之蛇从喉中钳出来”的把戏,但这种把戏,“人多惑之,以为一时幻术”,此则说明当时也有人就已怀疑这是一种魔术。但对看不透门道而信以为真的人来说,则是一种了不起的医术,所以不但一传二,二传三,而且记载了下来,成了文献资料,增添了神秘医学的内容。而在传播转抄的过程中,又难免会产生一些误会、产生一些夸大,甚至导致一些编造,在这种背景下,医书中出现了不少有关蛇疾的诊断、治疗等记载,并不奇怪。《奇病方》说:“有人患蛇生腹中,即从身上辨之,身必干涸如柴,似有鳞者,蛇毒也,最易辨之。”说得似乎很有经验。其实,皮肤如鳞这种俗称“蛇皮癣”的病,是一种皮肤病,与蛇更本无关。腹中的蛇从口里吐出来,孕妇产下蛇、蛇盘踞在皮下致病等说,从科学角度看,都是无稽之谈。但从咽喉把蛇钳出的把戏,对相信是蛇致病的人来说,是一种很具影响的心理暗示。心理暗示的治疗效果是不可低估的。据《北梦琐言》记载,唐朝时,有一妇人,曾误食一虫,常疑虫在心腹为患,因疑而成病,频治不愈,后来有个医生知道了她患病的原因,就同病人家里一个嘴巴比较紧的人约好,“我今天给病人吃催吐药,吐的时候,你说有只小蝦蟆吐出来逃走了,但切记不能让病人知道这是骗她。”这人答应后,医生按法行事,从此病人就痊愈了。又如弓杯蛇影的典故,也是一个为人广知的例子。医者利用病人相信蛇病的心理,玩弄“钳出蛇”之类的魔术,这对某些病人确有很好的效果。但对某些病,心理疗法只能起暂时的作用,所以说:“目前之验甚多”,“膏肓之患,即不可去。”而会玩魔术者,或与人串通作弊蒙骗观众、招徕病人,这种情况的存在,可想而知。故蛇疾这病,实难相信。但有些人读书死于句下,把华佗从腹中弄出来的蛇挂在道旁等记载解释成“蛇”是指寄生虫,这至少从文字考证来说,得不到支持。从第三个故事来看,似因龙、蛇形似,故编造的故事已混淆了两者,所以有了“蛇腾起,云雾昏暗”的描述。因此,我说有人常“把艺文当作史实”这一点是破释神秘医学时所必须注意的。原文:一、近朝中书舍人于遘,尝中蛊毒,医治无门。遂长告,渐欲远适寻医。一日,策杖坐于中门之外。忽有钉铰匠见之。问曰:“何苦而羸苶如是?”于即为陈之。匠曰:“某亦曾中此,遇良工。为某钤出一蛇而愈。某亦传得其术。”遘欣然,且祈之。彼曰:“此细事耳,来早请勿食,某当至矣。”翊日果至。请遘于舍檐下,向明张口。执钤俟之。及欲夹之,差跌而失。则又约以来日。经宿复至。定意伺之,一夹而中。其蛇已及二寸许,赤色,粗如钗股矣。遽命火焚之。遘遂愈。复累除官,至紫微而卒。其匠亦不受赠遗。但云:“某有誓救人。”唯饮数觞而别。——《玉堂闲话》二、京城及诸州郡阛阓中,有医人能出蛊毒者,目前之验甚多。人皆惑之,以为一时幻术,膏肓之患,即不可去。郎中颜燧者,家有一女使抱此疾,常觉心肝有物唼食,痛苦不可忍。累年后瘦瘁,皮骨相连,胫如枯木。偶闻有善医者,于市中聚众甚多,看疗此病。颜试召之。医生见曰:“此是蛇蛊也,立可出之。”于是先令炽炭一二十斤,然后以药饵之。良久,医工秉小钤子于傍。于时觉咽喉间有物动者,死而复苏。少顷,令开口,钳出一蛇子长五七寸,急投于炽炭中燔之。燔蛇屈曲,移时而成烬,其臭气彻于亲邻。自是疾平,永无吃心之苦耳。则知活变起虢、肉徐甲之骨,信不虚矣。——《玉堂闲话》三、唐贞观初,洛城有一布衣,自称终南山人,姓王名守一,常负一大壶卖药。人有求买之不得者,病必死;或急趁无疾人授与之者,其人旬日后必染沉痼也。柳信者,世居洛阳,家累千金,唯有一子,既冠后,忽于眉头上生一肉块,历使疗之,不能除去,及闻此布衣,遂躬自祷请,既至其家,乃出其子以示之,布衣先焚香命酒脯,犹若祭祝,后方于壶中探一丸药,嚼傅肉块,复请具樽俎,须臾间肉块破有小蛇一条,突出,在地,约长五寸,五色烂然,渐渐长及一丈已来,布衣乃尽饮其酒,叱蛇一声,其蛇腾起,云雾昏暗。布衣忻然乘蛇而去,不知所在。——《大唐奇事》

整理:沈钦荣王坚栋

编辑:詹倩林怡冰陈艳沈炬审核:董军策划:沈钦荣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qshaonq.com/szxdzz/97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