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是指沿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的疼痛。一般病人表现为沿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疼痛。
坐骨神经痛的分类
坐骨神经痛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即坐骨神经炎,可由牙齿、副鼻窦、扁桃体等病灶感染,经血液侵及神经外衣引起;寒冷、潮湿常为诱发因素。急性起病的坐骨神经炎,多为干性坐骨神经痛,常先出现下背部酸痛和腰部僵直感,很快发展至坐骨神经通路的剧烈疼痛。疼痛呈持续性钝痛,并有发作性加剧,发作性疼痛可为烧灼和刀刺样,常在夜间加重。
继发性坐骨神经痛是因坐骨神经通路中遭受邻近组织病变影响引起的,多属根性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最常见的病因。在咳嗽、喷嚏和逆气用力时,因腹压增加,常诱发沿坐骨神经的放射性疼痛。
传统传统
坐骨神经痛针灸治疗
本病隶属中医“痹证”、“腰腿痛”范畴。病因多由风寒湿邪客于经络,经气阻滞;或外伤闪挫,气滞血瘀,脉络痹阻,不通则通。
针灸治疗本病以行气活血,疏经通络为主;根据病因病机,兼祛湿散寒;或活血化瘀。
管氏针灸学术流派治疗干性坐骨神经痛,主穴:环跳。管老参考历代各家取法,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确定了一种取穴标志比较明显,易于掌握针感传导方向的取穴方法:侧卧,伸下腿屈上腿,躯干略前倾,在骶管裂孔、股骨大转子与髂嵴上缘联成之三角形中点。
操作方法是:右手持针,以拇、食、中指挟持针柄,左手拇、食二指夹捏棉球握住针身,前露针尖3-5分,进针时,两手同时用力,快速将针尖刺入皮下,然后右手稍作捻转向下送针,一般刺到2-3寸时,即有针感传导,小幅度的提插、捣针,力求针感直达脚尖。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主穴:脊椎九宫穴。按“洛书九宫数”行针;寒湿型坐骨神经痛,加用GZH型热针仪,坎、离宫热针,疗效较佳;临床观察资料表明:治愈率61.1%,总有效率97.2%。
管遵惠主任医师坐诊时间及地点
星期四上午8:00-12:00
医院东风东路院区
星期一上午8:00-12:00
圣爱人民中路馆:昆明市五华区人民中路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