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毛癣菌是一种专性致病菌,能够引起人类头癣、体癣、股癣、手足癣以及甲癣。作为非条件致病菌,一旦感染红色毛癣菌很难根治,停药后会经常复发。研究发现醇提蛇床子对红色毛癣菌等皮肤癣菌具有杀伤作用。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红色毛癣菌菌株
1.2乙醇提取法
取g蛇床子加入10倍量95%医用乙醇,浸泡4h,加热回流提取1h,过滤,加热浓缩,减压回收浓缩成流浸膏,减压干燥36h,即为醇提蛇床子,-20℃冰箱备用。
1.3醇提蛇床子药敏实验
将醇提蛇床子稀释成终浓度分别为5.0,2.5,1.25,0.和0mg/mL的稀释液。配置红色毛癣菌1×10^7CFU/mL,5μL,以点接种的方式接种到培养基平板上,37℃培养箱培养24h。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inhibitoryconcentration,MIC)的测定:观察醇提蛇床子对红色毛癣菌生长的影响,确定≥50%时的最小MIC浓度值MIC50。含5%乙醇的培养基接种5μL菌悬液作为阳性对照,以不含药物的培养基作为阴性对照。
过程
2.1体外抑菌试验
醇提蛇床子对红色毛癣菌具有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MIC为6.64mg/mL(图1,P0.05)。
2.2醇提蛇床子对红色毛癣菌HspmRNA的影响
经过醇提蛇床子处理后的红色毛癣菌中Hsp60和Hsp90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减少,并且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P0.05,图2)。而Hsp20,Hsp70,Hsp78和Hsp88-likemRNA的含量没有明显变化(图2)。
2.3醇提蛇床子对红色毛癣菌Hsp60和Hsp90蛋白表达的影响
应用Western印迹检测红色毛癣菌Hsp60和HsP90蛋白表达的变化。如图3所示,醇提蛇床子处理后细胞的HsP60和Hsp90蛋白表达下降。
β-tubulin作为内参。
结果
红色毛癣菌是皮肤癣菌中最主要的致病菌,占所有浅部真菌感染80%以上。本研究发现醇提蛇床子对红色毛癣菌有明显抑制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抑菌率增强。蛇床子为伞形科草本植物蛇床子的成熟果实。在我国传统医学治疗瘙痒症的外用复方中,蛇床子常为主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