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心耳是什么?它是胚胎时期原始左心房的残余,是一个狭长、弯曲、带钩的管状结构,通过这个结构进行房颤的治疗是一项最新的技术。8月14日下午,在我院CCU会议室,举行了一场关于房颤治疗的健康知识讲座。讲座由黄河主任主持并讲课。现场吸引了70余名患者及家属的学习,其中年纪最大的已有80余岁高龄。
心房颤动是老年人中以及心脏病患者中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引起缺血性中风的主要原因之一。房颤的主要危害是引起脑卒中和诱发心力衰竭。前者的危害更大。房颤患者随访研究显示5年中风的发生率高达20%。中风后一年死亡率达30%,5年内三分之一患者复发。一旦发生脑卒中,轻则致残,重则致死。因此,心房颤动的目标主要是预防脑卒中。保守估计,目前国内有超过万的房颤患者。所以,如何治疗心房颤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据悉,传统的治疗房颤的方法主要有3种即药物治疗、射频消融根治和外科手术。而这三种方法都有差强人意的地方。药物治疗房颤只是姑息性的措施。药物即使在一段时间内能够压制房颤不发作,最终也会由于房颤病灶的发展而失效。导管消融作为房颤的根治手段,已成为药物无效的症状性房颤的一线治疗方式。尽管如此,其成功率一直差强人意,尤其在远期疗效方面。研究显示随访4~6年,阵发性房颤多次导管消融的成功率为50%~80%,而持续性房颤和长期持续性房颤仅为15%~28.4%。而手术切除左心耳已在瓣膜性心脏病手术中普及,但外科左心耳结扎很难达到完全封闭,有1/3~1/2患者的左心耳与左房间有残余交通。
据黄河主任介绍,国际上最新、最先进治疗房颤的方法是经皮穿刺房间隔进入左心房后,通过造影选择合适的封堵器将左心耳口封闭即左心耳封堵术。由于非瓣膜病房颤患者90%以上的血栓来源于左心耳,因此切除或封堵左心耳可用于房颤患者的血栓事件预防。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因操作相对简单易行、创伤小、成功率高已被用于临床。左心耳封堵术适用于房颤发生时间>3个月,持续性房颤,或是长期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患者(非风湿性瓣膜病所致);年龄大于18岁;CHADS2-VAS评分≥2分;HAS-BLED评分≥3分;可长期服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有华法林应用禁忌证或无法长期服用华法林的人群。
我院心内科率先掌握并成功应用左心耳封堵术,达到国内甚至国际先进水平。
杨霜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