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金凤
来源产地为凤仙花科植物水金凤的花或全草。
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于山坡林下、林缘草地和水沟边。
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山东、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南等地。
性味功效《全国中草药汇编》
甘,温。活血调经,舒筋活络。用于月经不调,痛经;外用治跌打损伤,风湿疼痛,阴囊湿疹。
《中药大辞典》
味辛,性寒。湿热筋骨疼痛、疥癞等疮。
《中华本草》
味甘;性温。活血调经;祛风除湿。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脚气肿痛;阴囊湿疹;癣疮;癞疮
《滇南本草》
味辛,性寒。洗湿热、筋骨疼痛、疥癞癣疮。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煎汤熏洗或捣烂敷患处。治阴囊湿疹,用鲜品捣烂取汁外搽。
水金凤,一年生草本,高40-cm。茎粗壮,直立,分枝。叶互生;叶柄长2-3cm;叶片卵形或椭圆形,长5-10cm,宽2-5cm,先端钝或短渐尖,下部叶基部楔形,上部叶基部近圆形,近无柄;侧脉5-7对。总花梗腋生,花2-3朵,花梗纤细,下垂,中部有披针形苞片;花大,黄色,喉部常有红色斑点;萼片2,宽卵形,先端急尖,长达6mm;旗瓣圆形,背须中肋有龙骨状突起,先端有小喙,翼瓣无柄,2裂,基部裂片长圆形,上部裂片大,宽斧形,带红色斑点,唇瓣宽漏斗状,具橙红色斑点,基部延长成内弯的长距;雄蕊5,花药尖。蒴果线状长圆形。
太极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