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李仁
●郁李仁为蔷薇科植物郁李、欧李、榆叶梅、长梗扁桃等的种仁。郁李仁采摘于夏秋两季,晒干而得。其性平,味苦、甘,有润肺滑肠,下气利水的功效,能治疗大肠气滞,燥涩不通,小便不利,大腹水肿,四肢浮肿,脚气等症状。
关于郁李仁的小故事扬州失守,金兵南下,康王只身逃难走江南。一路上,他被金兵追赶着,走走躲躲,躲躲走走,多日还未到达临安。
一天,他沿着古驿道,骑马来到一座大禅寺的山门口,抬头一看,山门上方写着斗大的“净湘禅寺”四个字。只因一路上走得渴了,他便跳下马背,将马拴在山门口的旗杆石上,想到寺院里去讨口水喝。但在这兵荒马乱的年景,香火断绝,山门紧闭,走不进去,他只得沿着绎红色的寺院围墙朝西走去,想到边门去碰碰运气。不想此时,一股浓郁的酒酿香味从寺墙上方的花窗口迎面扑来。康王抬头一看,寺墙的琉璃脊上,赫然伸出一桠青枝,上面还结着一个紫红色的佳果,已被飞鸟啄去了一半,汁水滴得如在哭泣流泪一般。酒酿香味就是从这佳果上面发出来的。
“啊,这不是天下闻名的禾城檇李吗!”于是,康王打定主意,进寺以后,不讨茶要水,而专向禅寺法师要檇李吃,一则解暑,二则品奇。
正在这时,猛听寺院中发出嘎啦一声响,叉在寺墙脊上的一桠青枝随声往里倒下去了。康王抢步进了边门,只见一位法师手中握一把柴锯,将偌大一株檇李树锯倒在地上。
“啊,把这样好的珍奇果树锯倒了,岂不可惜!”
“当今天子,把炎黄开创的华夏古国江山都舍得割掉一半,我何苦来可惜这一棵树!”
康王被法师说得无言答对。
那位净湘法师,也不知来者是谁,竟对着康王骂赵构,继续说:“华夏江山,处处都有奇珍异宝,可那些做皇帝的人,只知道敛聚民膏,挥霍民财,全不顾富国强民之道,弄得今日战火遍地,国无宁日,岂不可惜?”
净湘法师议论一番,擦擦光头上的汗水,问道:“足下是谁?”
康王应道:“正是法师所责骂之人。”
净湘法师惊道:“原来是皇上,小僧死罪!”
康王虽然受了责骂,但因为他身在难中,再者法师所言句句都属实情,所以没有办法发脾气,只好说:“法师乃忧国忧民,句句出于肺腑,何罪之有?”
法师又问康王因何至此,康王便将一路逃难经过讲给他听。
净湘法师当即就在锯剩的树枝上,摘下了四枚檇李敬献给康王,并说:“今日得见皇上,亦即光复有望,小僧再不锯树了。这四枚檇李,聊表四方佛门弟子一番心意,愿皇上肩挑抗金复国重担,重整大宋江山!”
康王辞别净湘法师,上马向前。在马背上,他甜甜地吃起檇李来。吃檇李,无须张口牙咬,只要用指甲在李皮上挑开一个孔,放到唇边一吸,立刻便会琼浆玉露鲜甜盈口。他从净湘寺吃到竹田里(今新篁镇)中间的一爿石桥上时,已将四枚檇李吃光了,只有最后一枚李子的皮和核还捏在手里。只因这檇李太好吃了,吃后还回味无穷。康王本想转去再讨几枚吃,但一想到那净湘法师是个厉害人,怕再受他责备,只得打消了这个念头。正想得出神,无意中把手中已吮吸过的那枚檇李核塞入口中咀嚼起来,嚼着嚼着,又不想把核咬开了,连核仁也咽下喉咙去了。
传说,真正的净湘寺檇李从此再不生核仁了。康王吃进李仁的那爿石桥,就叫李仁桥,现称里仁桥。这一带地方,南宋皇朝时一直叫做李仁乡。
性状鉴别:小李仁略呈桃形,长约5~7毫米,最大横径约3~5毫米。表皮黄白色黄棕色或深棕色。顶端锐尖,基部钝圆,种皮极薄,尖端一侧有一线形种脐,钝端一侧为合点,自合点处发散出多数棕色脉纹(维管束),形成纵向不规则纹理。剥去外皮,可见白色子叶两片,气微味微苦。
功能特点本品辛散苦降,甘平质润,入脾经与大小肠经。治肠燥便秘,兼气滞者尤佳;治水肿胀满及脚气浮肿,兼二便不利者最宜。
功效润肠通便,利水消肿。
主治病症肠燥便秘,水肿腹满,脚气浮肿。
临床应用:1、用于治疗习惯性便秘。常配其他润肠药(火麻仁、杏仁、柏子仁等),方如五仁汤,老人或产后的肠燥便秘、气虚便秘均可用,但孕妇则慎用。
2、用于治疗脚气水肿而大小便不畅者,配薏苡仁、赤茯苓、滑石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2g,生用打碎;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本品滑肠,故孕妇慎服,大便不实者忌服。
药理1、缓泻通便,为润滑性泻药,泻下作用比火麻仁略强;2、利尿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