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手足癣的症状
股癣怎么治疗
桃花癣的症状
脚癣怎么治疗
体癣怎么治疗
圆癣怎么治疗

白毛夏枯草农村随处可见的小草,治疗咳嗽

白毛夏枯草又名筋骨草,是唇形科筋骨草属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之所以称之为白毛夏枯草,是由于在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上有这样一段话,“叶梗同夏枯草,惟叶上有白毛”。大多生于路旁、溪边、草坡和丘陵山地的阴湿处;一般在春季花开时采收,除去泥沙,晒干后即可入药。功效主治:止咳化痰,清热,凉血,消肿,解毒。治气管炎,吐血,衄血,赤痢,淋病,咽喉肿痛,疔疮,痈肿,跌打损伤。

白毛夏枯草的功效

苦甘,寒。

①《本草拾遗》:"味甘,平,无毒。"

②《纲目拾遗》:"性寒,味苦。"

③《本草再新》:"有小毒。"

《本草再新》:"入肺经。"

止咳化痰,清热,凉血,消肿,解毒。治气管炎,吐血,衄血,赤痢,淋病,咽喉肿痛,疔疮,痈肿,跌打损伤。

①《本草拾遗》:"主金疮止血,长肌,断鼻中衄血,取叶挼碎敷之;亦煮服断血瘀及卒下血。"

②《纲目拾遗》:"专清肝火。"

③《木草再新》:"清火开气。"

④《植物名实图考》:"养筋,和血,散寒,酒煎服。""捣敷疮毒。"

⑤《分类草药性》:"退火散血,消肿毒。跌打损伤,泡酒服。"

⑥《福建中草药》:"清热泻火,消肿解毒。治痢疾,白喉,喉炎,扁桃腺炎,婴儿头面湿疹,疔疮,牙痈,牙痛,乳痈,狂犬咬伤。"

⑦《四川中药志》:"治痨伤,咳嗽。吐血及妇人血气痛。"

⑧《闽东本草》:"治手掌或手指刺伤,蛇虫叹伤。"

内服:煎汤,3~5钱(鲜者2~3两);打汁或研末。外用:捣敷;或捣汁含漱。

1、清肝明目

用于肝热目赤肿痛,及肝阳上亢之头痛、目眩(如高血压病),可配苦丁茶、野菊花。

2、清热散结

用于乳腺炎、腮腺炎,可配柴胡、赤芍、浙贝母。

用于瘰疬(如淋巴腺结核)、瘿瘤(如单纯性甲状腺肿大),常配牡蛎、浙贝母。

白毛夏枯草的作用

止咳作用

各种提取物,如酸性酒精提取物、黄酮甙、总酸酚、结晶Ⅰ(甾体化合物)及皂甙,给小鼠灌胃都有一定止咳作用,除去黄酮的总酸酚则无止咳作用(氨水喷雾引咳法),黄酮甙止咳作用较好,2.5mg/只腹腔注射的止咳作用与可待因0.4mg/只者相似。

祛痰作用

酸性酒精提取物、黄酮甙、总酸酚、总生物碱及结晶Ⅰ给小鼠灌胃均有一定的祛痰作用(酚红法),皂甙的祛痰作用不显着。

平喘作用

酸性酒精提取物、黄酮甙以及总生物碱给豚鼠腹腔注射时,均有一定平喘作用(组织胺与乙酰胆碱混合液喷雾法),而以黄酮甙的作用最好,mg/kg时相当于氨茶碱mg/kg的效果。总酸酚、结晶Ⅰ和皂甙均无平喘作用,用豚鼠离体支气管肺灌流法证明白毛夏估草的碱性乙醚提取物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

抑菌作用

煎剂或醇一乙醚提取液在试管内有一定抑菌作用,提取物中以铅盐去杂质后的酸醚提出液抑菌作用最强,主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甲型链球菌、大肠杆菌及绿脓杆茵。

增强机体抵抗力的作用

本品酸性乙醇提取物和所含黄酮可使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增高,并有较强的体内抗感染作用。

白毛夏枯草的临床应用

治疗慢性气管炎

用新鲜白毛夏枯草(全草)2两或干品1两,水煎至60~毫升,加糖适量,分2~3次服,每日1剂,10天为一疗程。治疗例,近期控制30例,显效例,好转例,有效率在80%以上。服药期间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仅个别病人于服药后1~2天有轻度头昏、胃部不适、恶心、胃纳不佳,对症处理后症状均能消失,并不影响继续服药。在上述疗效的基础上,曾进一步用白毛夏枯草粗提物制成糖衣片治疗例病人,经冬季治疗七个疗程,有效率为88%,临床控制率为25%,显效率为50%。部分病人作了治疗前后痰细菌学和细胞学的检查,证明有不同程度的抑制细菌生长和控制炎症的作用,同时并有修复病变组织的迹象。

治疗呼吸道其它炎症

将白毛夏枯草制成%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日2次。4岁以下每次2毫升,4岁以上4毫升。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急性肺炎、急性扁桃体炎和急性咽炎等计例,结果治愈53例,好转38例,无效27例,总有效率77.12%.有效病例平均2.1天体温降至正常,平均住院7天。采用鲜草或干草煎服,对急性支气智炎。肺炎、肺脓疡,及扁桃体炎、咽喉炎等亦有效果。

治疗胆道疾患继发感染及阑尾脓肿

用30~35%白毛夏枯草煎剂,每次50毫升,日服2次,儿童酌减。对胆道继发感染,配合针灸解痉止痛,部分病人酌用少量解痉剂,并纠正脱水、酸中毒。治疗37例,治愈33例,好转4例,平均住院6.2天。对阑尾脓肿,除服煎剂外,加用鲜草捣敷患处,每日1次。观察13例,平均治疗6~7天,全部治愈。

治疗耳部感染

用白毛夏枯草注射液肌注,每次2毫升(含生药2克),每天1~2次。治疗耳疖、单纯性中耳炎、外耳道炎等耳部感染共32例,治愈12例,好转19例,无效1例。

白毛夏枯草的宜忌配伍

脾胃虚弱者慎服。

①《本草经集注》:土瓜为之使。

②《得配本草》:气虚者禁用。

1、配败酱草,白毛夏枯草、败酱草均味苦、性寒,同具清热解毒之功能。白毛枯草长于凉血止血,败酱草长于散瘀止痛。两药配伍应用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散瘀止痛。可用于咽喉肿痛,痈肿疮毒,肠痈及各种血热出血及外伤出血。

2、配白茅根,白毛夏枯草清热解毒,凉血上血、祛痰止咳;白茅根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尿通淋。故两药相配可用于血热妄行所致的各种出血症,湿热淋、湿热黄疸、痈疽疮毒,肺热咳嗽等症。

3、配竹茹,白毛枯草苦寒,清热,化痰、止咳;竹茹甘寒,清热、化痰、除烦。两药合用,可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清心除烦。用于肺热咳嗽、肺痈、痰火内扰,心烦不安,痰热惊搐,中风痰壅等。

4、配半边莲,二者均苦寒,均为清热解毒之良药。两药合用清热解毒力倍增。可用咽喉肿痛、痈肿疗疮、肺痈、肠痈等病症。

资料由本草新语梳理汇编,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BencaoTalk

赞赏

长按







































吡美莫司乳膏白癜风
表皮转移因子胶囊


转载请注明:http://www.qshaonq.com/jxzmzl/2267.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