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疮是人们所熟知的冬时令常见皮肤病,虽然不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可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及休息。因此,了解有关的防治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冻疮主要是长期寒冷(10℃以下)作用于皮肤而致,受冻后皮下动脉收缩,久之血管麻痹而扩张,静脉瘀血,使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致组织营养不良,甚至可能发生组织坏死。
本病好发于暴露及末梢循环较差的部位,如手指、手背、面部、足背、足缘、足跟、耳廓等处。根据轻重程度,一般把冻疮分为三度。
一度:开始可因暂时缺血,局部刺痛,颜色苍白;寒冷作用较久,则局部变为瘀血,渗出,色紫红或青紫,可伴有浮肿,触之有凉冷感,此时遇暖,颜色可转变为红肿,并出现瘙痒、疼痛。二度:若受冻较重,小动脉收缩时间过久,组织损伤加重,则在红斑的基础上发生水疱,内容清晰,疱破后形成糜烂渗出液或结痂。三度:由于受冻较重而致组织坏死,形成溃疡。一般来说,典型的冻疮很容易被认识,但对症状、部位不典型的病例要注意与多形红斑、红斑性狼疮、结节性红斑、硬结性红斑等其他皮肤病相区别。
预防措施
一是初冬时节天气突然变冷,此时最易发生冻伤,要特别注意保暖,尤其是往年发生过冻疮的部位。
二是坚持体育锻炼,可改善周身血液循环,提高抗寒能力及机体的抵抗力,是预防冻疮的最好方法。
三是坚持用冷水洗手、洗脸、洗脚,或进行冷水浴,冬泳等,可明显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提高抗寒能力。
·点击图片购买·
四是要穿宽大舒适、渗汗能力较强的鞋袜,并经常更换鞋垫,以保持干燥,避免局部受压。
五是如在寒冷的环境中时间过久,如骑车外出,回家后马上用温水浸泡受冻较重及局部受压的部位,或用揉擦按摩及运动,以迅速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六是加强营养,注意减肥等也是预防冻疮的重要环节。
治疗方案
①鸡蛋黄油:鸡蛋黄5~6个。将蛋黄搅和后置铁锅内,置于小火上,慢慢炒拌后即有油渗出,即为鸡蛋黄油,可将其外涂在冻伤之处。
②辣椒水:辣椒克。将辣椒煎水温洗,或用辣椒放麻油中煎成辣油外搽,亦可用辣椒皮外贴冻疮处。
③胡桃油:胡桃仁50克,冰片0.5克。将核桃仁研烂,挤油去渣,得油3克,兑入冰片,每用少许,滴于冻疮处。
④蜂蜜蟹末:蟹1只,蜂蜜20克,萝卜15克,橘皮10克。将活蟹烧存性,研细末,蜂蜜调匀搽抹(先用萝卜、橘皮煎水,把患处熏洗干净)。一日换两次。
往期回顾
冬三月养生的“养藏”之道
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春天易得10种病
冬季温阳补血第一方:当归生姜羊肉汤
这件事做好了
冬天喝白水都能大补全身
特别棒
冬天平民养生法|黄芪枸杞红枣桂圆茶
冬季皮肤干吃什么滋润?
为了自己及家人的健康请收藏本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