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癣
喉癣,中医病名。本病多因肾阴亏损,虚火上炎,以致肺阴受伤。其症状为咽部粘膜溃烂,表面突起,颜色晦暗,日久逐渐溃烂,疼痛,妨碍饮食。患者常有午后潮热、盗汗消瘦等阴虚内热的症状。本病类似咽粘膜结核或喉头结核,多见于肺结核患者。
一、喉癣的病因病机是什么?1、气阴两耗,瘵虫蚀喉:先禀不足,嗜欲无度,酒色不节,忧思劳倦,气阴两耗,体虚瘵虫入侵,蚀咽损喉发为本病。
2、肺肾阴虚,虚火上炎:肺肾素虚或病后失调、体虚,瘵虫乘虚蚀肺,病久阴液暗耗,阴虚,咽喉失养,阴虚虚火上炎,灼腐咽喉发为本病。
二、喉癣如何辨证治疗?本病以“滋补”、“杀虫”为治疗大法,即滋阴降火、养血润燥、益气生津、兼以杀虫。
内治法
(一)气阴两耗,瘵虫蚀喉
症状:咽喉干燥,灼热疼痛,咳嗽无力,痰中带血,血色淡红,气短乏力,声嘶声哑,语声低怯,说话费力,唇红颧赤,潮热盗汗,形体消瘦。舌红少苔,脉细数。检查或见咽喉肌膜苍白或淡红,肌膜或有溃疡,边缘不齐。
治疗:益气养阴,生津润燥。
方药:养金汤合生脉散加减。
常用药:阿胶、生地、沙参、麦冬、白蜜、杏仁、桑白皮、知母、五味子、人参、麦冬、百部。
(二)肺肾阴虚,虚火上炎
症状:咽喉刺痛,日久不愈,吞咽困难,灼热干燥,声嘶重或失音。咳痰稠黄带血,头晕耳鸣,午后颧红,潮热盗汗,心烦失眠,手足心热。舌红少津,脉细数。检查或见咽喉肌膜溃疡深陷,边缘呈鼠咬状,上覆灰黄色伪膜,叠若虾皮。
主治:滋养肺肾,降火润燥。
方药:月华丸加减。
常用药:生地、熟地、麦冬、天门冬、沙参、百部、獭肝、川贝母、阿胶、三七、茯苓、山药、桔梗、生甘草、知母。
外治法
1、含漱:选用具有养阴清热、祛腐解毒的药物(如麦冬、甘草、薄荷等)煎水含漱,可清利咽喉,以利于喷药或含药。
2、吹药:选用具有祛腐生肌、解毒止痛的中药散剂喷患部,使腐去痛止,咽喉清利。常用药如冰硼散、锡类散等。
3、含服:选用具有养阴清热、养阴利咽的药物制成丸剂或含片含服,以清利咽喉。
4、雾化吸入:选用清热解毒、养阴利咽的药物(如乌梅、绿茶、生甘草、薄荷等),水煎,取过滤药汁20毫升作雾化吸入,每日2次。
温馨提示:医学博士王庆胜
王庆胜教授对喉癣治疗效果显著。
坐诊地点:
兰州市城关区南滨河东路号(省教育厅东侧)佛慈养生堂。
坐诊时间:
每周六上午(8点30—中午12点)
挂号
—
兰州市城关区南滨河东路号(省教育厅东侧)佛慈养生堂。
上午8点30—下午5点30
—
养生堂地址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