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是一个全球性健康问题,本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西方国家成人占10—20%,部分发达国家甚至高达30%,我国部分中心城市发病率约8—20%,估计全国有1亿以上人患有过敏性鼻炎。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大约有6亿人患有本病,其中1/3人同时合并哮喘,近几十年来,人类社会的工业化进程使得空间污染明显加剧,另外,工作、生活方式的改变是人类更多地暴露于室外变应原;心理压力日益增大。这些因素均促使气道处于高敏感状态,可诱发更严重的呼吸道过敏症状。因此,目前的过敏性鼻炎呈现出多种变应原过敏,症状持续时间长和病情严重程度高的特点。超过90%的本病患者为中、中毒患者,约44%的本病患者同时伴有非变应性诱发因素,表现为混合型鼻炎。本病的这种时代特征,增加了其治疗难度,综观各种治疗措施,预防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预防本病包括一整套“组合拳”,即防护、饮食、运动、药物及清洁5个环节,其中避免接触过敏原是重中之重:
1.防护
良好的防护用品有5大特点:过滤效果好、不憋气、密封性好、易清洁及安全性好。患者挑选防护用品要从这5方面着手。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最佳防治方法是阻断环境中的过敏原,预防的方式第一是用药,提前1-2周用抗阻断药物,第二种方式是戴口罩。
2.饮食、运动与生活起居
一个原则,过敏的食物非必须能忌则忌。
(1)避免食用生、冷类食品:冷饮、凉拌菜等;
(2)避免食用刺激性食品:油炸、辛辣、腌渍物等;
(3)忌食海鲜类食物;
(4)忌食发物:甲壳类海鲜、动物内脏、芒果、某些菇、酒精性饮料等。
当然能进行过敏原检查后再具体分析更有指导意义。
另外还有些物理因素是无法化验检测的,如冷、热过敏,所以此类病人还应尽量少用空调,减少进出空调房的次数,生活上放松身心,多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多做运动以增强抗病力,减少鼻粘膜刺激因素,如油烟、蚊香、油漆、杀虫剂等,注意环境卫生,居家环境应减少病原滋生,过敏原产生,特别是尘螨类,戒烟戒酒,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
3.药物及清洁治疗
(1)轻度间歇性和轻度持续性过敏性鼻炎,单独使用抗组胺药物即可有效缓解症状。
(2)中-重度间歇性过敏性鼻炎可先选择鼻用糖皮质激素,必要时加用口服抗组胺药。
(3)中-重度持续性过敏性鼻炎应给予鼻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组胺药治疗。用药前先进行鼻腔生理盐水盥洗对提高疗效都是必要的,口服抗组胺药物联合鼻喷糖皮质激素一般早晨应用抗组胺外用药如爱赛平,晚上应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外用药如内素拿等。也可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联合鼻喷糖皮质激素及鼻用减充血剂联合鼻用糖皮质激素,减充血剂原则不推荐使用,鼻塞严重者短期应用不大于7天。联合用药较单一用药可以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流涕等症状。当然结合辩证论治应用中药内服及鼻内中药雾化吸入国内不少学者也去的可喜成果,如玉屏风颗粒(口服液)调整人体正常免疫功能控制过敏反应,属于治本之道,而且副作用较少,但其推广有待循证医学的进一步验证。
上述介绍的药物治疗,需在医师指导下应用,不能随便上网搜索自行治疗。
专家介绍唐旭
主任医师
坐诊时间:周五下午、周六下午
国家级名中医唐福安之子。从事中西医结合五十余年。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浙江分会专业委员会及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临床顾问,医院特需门诊专家。在国家级省级以上医学专业杂志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参与编著专业书两本。擅长治疗内儿科各种咳嗽,哮喘等上呼吸道疾病及耳鸣,各种鼻炎,咽喉炎,声音嘶哑等耳鼻咽喉科疾病的诊治。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