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手足癣的症状
股癣怎么治疗
桃花癣的症状
脚癣怎么治疗
体癣怎么治疗
圆癣怎么治疗

虎杖叶胶囊主要成份之一白藜芦醇的药理

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化学名为3,5,4’-三羟反-均二苯代乙烯(3,5,4′-trihy2droxysitlbene)。分子式为C14H12O3,分子量.24,无色针状晶体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酸乙酯、丙酮等极性较强的溶剂。天然的白藜芦醇还有顺、反式2种结构,这2种结构可各自与葡萄糖结合,形成顺式或反式白藜芦醇苷,它们与白藜芦醇的生物学活性有关。白藜芦醇广泛存在于种子植物中,是一种植物抗毒素,目前至少在12科31属72种植物中被发现。富含白藜芦醇的植物主要有葡萄、花生及中药虎杖等。迄今为止的研究表明,白藜芦醇具有抗肿瘤、抗心血管疾病、抗炎、抗氧化、保肝、神经系统保护等多种药理学作用。

1

白藜芦醇的抗肿瘤作用

Science杂志上对白藜芦醇在癌症的始发、促进及发展阶段表现出的抑制作用进行了系列报道,从而使白藜芦醇成为癌症化学预防和化学治疗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前认为白藜芦醇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胞色素酶,导解毒酶、抑制环氧化酶、抑制蛋白激酶、拮抗雌激素受体、促进肿瘤细胞分化和凋亡等途径达到抗肿瘤的作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可能是白藜芦醇抗癌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研究表明白藜芦醇可以抑制人口腔鳞状细胞癌、人白血病、人结肠癌、人乳腺上皮癌、前列腺癌等多种癌细胞的生长、增殖、且具有明显的时间与剂量依赖性和细胞种属差异性。白藜芦醇能明显诱导人胆囊癌细胞凋亡,使细胞周期分布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G2/M期细胞百分比减少,S期细胞增加。在培养的白细胞上发现白藜芦醇有抗白细胞作用,可诱导白细胞的分化、凋亡及使细胞周期停留在S期。白藜芦醇能抑制DNA多聚酶,也能抑制鸟氨酸脱羧酶(多种氨基酸合成酶能促进肿瘤生长)。

2

心血管保护作用

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白藜芦醇是虎杖叶中发挥心血管保护作用的主要功能因子。研究证实,白藜芦醇特别是反式白藜芦醇,具有更强的心血管保护作用。血栓形成是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主要原因。体外试验证实白藜芦醇可以抑制血小板功能和内皮细胞TF的表达,从而减少血栓形成。体外试验还证实白藜芦醇由于抑制了类花生酸的合成和血小板钙通道,从而抑制了由血栓素、ADP和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在诱发心血管疾患的内皮源性介质中,21个氨基酸的内皮素21(ET21)是一个重要的先行分子。白藜芦醇已被发现可作为ET21的拮抗剂,可以拮抗ET21对大鼠的杀伤效应,并能够抑制由ET21所致的血压升高。在高胆固醇血症的兔子模型中,白藜芦醇可减少血浆ET21水平,并显著升高NO水平。这些研究结果显示白藜芦醇可改善内皮细胞功能,也是白藜芦醇发挥非酒精依赖性的心血管保护效应的机制之一。另外一个心血管保护效应机制是白藜芦醇能够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生成NO。在50~μmol/L-1浓度下,白藜芦醇可使得培养的肺动脉内皮细胞eNOS表达增加3倍,而在10μmol/L-1时没有任何效果。白藜芦醇的这种作用提示,活化的eNOS水平的升高及随后的内皮NO的释放可对抗内皮功能紊乱的发生,从而支持了白藜芦醇和多酚类物质对心血管系统的长期保护作用。另有实验证实白藜芦醇能够通过阻断依赖于反应氧簇(ROS)的SRC激酶的活化和继发的血管内皮钙粘蛋白的酪氨酸磷酸化,从而抑制由表皮生长因子(VEGF)诱导的血管增生。

3

抗炎作用

研究表明,白藜芦醇对急、慢性炎症均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其抗炎机制可能与抑制白细胞的游走,减少渗出,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干扰花生四烯酸代谢,减少炎症因子的生成有关。白藜芦醇对花生四烯酸代谢的脂氧酶(LOX)和环氧酶(COX)两条代谢途径均有抑制作用,可减少其代谢产物白三烯和前列腺素的生成,对COX-2有选择性抑制作用。体外实验显示,白藜芦醇通过抑制蛋白激酶C(PKC)信号传导途径抑制佛波酯(PMA)介导COX-2的转录活性,其抑制COX-2的活性主要通过减少COX-2的转录。同时,它能显著抑制PMA诱导的PKC从胞浆至胞膜的转运,抑制活化蛋白-1(AP-1)依赖的COX-2的活化,抑制PMA诱导的c-Jun的过度表达或Fra的表达。白藜芦醇还可阻止COX氢过氧化酶活性介导的原致癌物质的活化,从而阻断肿瘤的初始形成。NF-κB及AP-1是多功能核转录因子,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激活后可促进细胞因子、黏附分子、趋化因子等基因的转录,在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白藜芦醇可抑制NF-κB、AP-1的激活,减少TNF、PMA、H2O2等炎症因子的产生,从而起到抗炎,抗氧化损伤的作用。实验证实白藜芦醇对白三烯LPS激活的巨噬细胞表达iNOS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有关。另有实验证明Res可抑制PMA诱导的IL-8的生成和表达及AP-1与DNA结合的活性,但对NF-κB活性影响小。实验证实白藜芦醇是一个有效的羟基、超氧化物和金属诱导基团的清除剂,并对活性氧ROS引起的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和DNA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这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信号传导途径来抑制ROS的产生;可抑制由自由基诱导的过氧化氧化损伤,并与VC和VE有协同作用,保护DNA免受OH和H2O2的氧化损伤,其作用大于VC。白藜芦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和耻垢分支杆菌均有效,对导致顽癣、汗疱癣的深红色发癣菌、趾间发癣菌亦有很强的抗菌作用。

4

神经系统保护作用

年,Orgogozo等调查后发现,经常饮用红葡萄酒的老年人罹患老年痴呆病的几率显著下降,推测红酒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之后,大量实验证实白藜芦醇是红葡萄酒中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主要物质,研究发现,白藜芦醇可以标识激酶和神经细胞,通过葡萄酒摄入白藜芦醇,对于老年人的退化病,如帕金森症、痴呆症、风湿性疾病都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瑞典与英国科学家的科学试验表明,白藜芦醇可保护老鼠胚胎脑细胞,含有脑磷脂细胞的神经元可因为它的保护避免叔丁基过氧化物自由基的损伤。另外,研究发现白藜芦醇能对抗谷氨酸对培养的小脑颗粒细胞的神经毒作用和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细胞有保护作用,其对缺血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抗血小板聚集、抗炎、抗氧化作用有关。研究表明,白藜芦醇通过降低LPS激活的小胶质细胞p38和ERK的磷酸化表达程度及降解的κiBα蛋白和i2NOS表达的增加,抑制神经毒性因子NO释放,对神经元产生保护作用。

5

抗氧化抗自由基作用

多羟基芪类物质大都具有抗氧化、抗自由基作用。研究证明,白藜芦醇具有抗氧化、抗自由基。影响花生四烯酸代谢的药理作用。这也是其具有多重生物学效应的重要机制之一,如抗肿瘤、保护心血管、防止组织器官损伤、保肝、抗休克等。有研究表明,白藜芦醇能显著抑制肝微粒体、脑线粒体及突触体氧化损伤过程中DNA的生成,对病毒性肝炎、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6

保肝作用

白藜芦醇及白藜芦醇苷对脂质过氧化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能降低血清和肝脏的脂质,减少脂质过氧化物在体内的堆积,保护肝脏不受损害。将白藜芦醇苷用于过氧化玉米饲养的大鼠,发现能减少大鼠肝中过氧化类脂化合物的堆积,降低血中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氨酶(AST)的水平,降低载脂蛋白(LPO)和减少血清游离脂肪酸(FFA),阻止鼠肝内微粒体ADP和NADPH诱导过氧化物的生成,抑制血清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h)的提高,还可减少鼠肝中14C软脂酸脂肪生成。研究发现,过氧化氢(H2O2)作用后肝细胞悬液中NO量增高,表明NO参与了肝细胞的氧化损伤过程。白藜芦醇苷能显著降低H2O2引起的NO和丙二醛(MDA)水平升高,抑制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活性,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O)活性,减少GSH消耗,降低MDA含量,明显降低肝细胞悬液中ALT水平。说明白藜芦醇苷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H2O2所致的小鼠肝细胞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白藜芦醇苷对四氯化碳(CCl4)损伤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的保护作用。发现它能有效地保护损伤的肝细胞,在1×10-7~1×10-4mmol/L-1浓度范围内使细胞存活率显著提高,1×10-5mmol/L-1浓度使肝细胞存活率达%,接近于正常培养细胞水平。还有研究证实,白藜芦醇除了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外,对其他异常增殖的细胞也有抑制作用。白藜芦醇能诱导肝成纤维细胞表型的改变,显著减少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同时减少I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和金属蛋白酶-9的分泌,对肝纤维化和肝癌的治疗有重要的意义。另外,白藜芦醇还能通过选择性下调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的表达,使星状细胞静止在G1期,从而有利于抑制肝纤维化的形成。实验观察白藜芦醇对CCl4致大鼠慢性肝纤维化的影响,发现白藜芦醇对CCl4所致肝纤维化大鼠的肝组织纤维化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综上所述,白藜芦醇具有多方面有益于人类健康的生物药理活性。其在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痴呆、病毒性肝炎、炎症疾病等方面的治疗及预防作用也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其临床应用前景广阔。而虎杖叶胶囊的主要成份之一就是“白藜芦醇”(虎杖叶胶囊主要成份:虎杖苷,白藜芦醇,槲皮素等),所以说虎杖叶胶囊的成份明确,作用机理明确。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赞赏

长按







































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里比较好
北京治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qshaonq.com/yxzmzl/1209.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