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手足癣的症状
股癣怎么治疗
桃花癣的症状
脚癣怎么治疗
体癣怎么治疗
圆癣怎么治疗

干货100种全草类中药处方别名及功效

苦地丁

为罂粟科植物地丁紫堇的全草。

处方别名:地丁、地丁草、苦地丁、苦丁茶、如意草。

功效:清热解毒。治温病高热烦躁,流感,传染性肝炎,肾炎,瘰疬,腮腺炎,疔疮及其它化脓性感染。

甜地丁

为豆科植物米口袋、小米口袋的带根全草。

处方别名:地丁、甜地丁、萝卜地丁、米口袋、米布袋。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治疔疮,痈肿,瘰疬,黄疸,痢疾,腹泻,目赤,喉痹,毒蛇咬伤。

注意:体质虚寒者忌服。

紫花地丁

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犁头草的带根全草。

处方别名:紫花地丁、紫地丁、箭头草、犁头草、疔毒草、堇菜地丁。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疔疮肿毒,痈疽发背,丹毒,毒蛇咬伤。

石见穿

为唇形科植物紫参的全草。

处方别名:石打穿、石见穿、石大穿、石大川、华鼠尾、黑面风。

功效:治噎膈,痰喘,肝炎,赤白带,痈肿,瘰疬。

寻骨风

为马兜铃科植物绵毛马兜铃的全草。

处方别名:清骨风、白毛藤、白面风、寻骨风、巡骨风、兔耳草、猫耳朵。

功效:治风湿关节痛,腹痛,疟疾,痈肿。

注意:阴虚内热者忌用。

积雪草

为伞形科植物积雪草的全草。

处方别名:积雪草、崩大碗、马蹄草、地钱草、落得打。

功效:清热利湿,消肿解毒。治痧气腹痛,暑泻,痢疾,湿热黄疸,砂淋,血淋,吐、衄、咳血,目赤,喉肿,风疹,疥癣,疔痈肿毒,跌打损伤。

注意:虚寒者不宜。

泽兰

为唇形科植物毛叶地瓜儿苗的地上部分。

处方别名:水香、水泽、泽兰、龙兰、孩儿菊。

功效:活血,行水。治经闭,癥瘕,产后瘀滞腹痛,身面浮肿,跌扑损伤,金疮,痈肿。

注意:无瘀血者慎服。

佩兰

为菊科植物佩兰的地上部分。

处方别名:佩兰、香佩兰、兰草、香草、燕草、薰草、千金草。

功效:清暑,辟秽,化湿,调经。治感受暑湿,寒热头痛,湿邪内蕴,脘痞不饥,口甘苔腻,月经不调。

注意:阴虚、气虚者忌服。

千里光

为菊科植物千里光的全草。

处方别名:千里急、千里明、千里光。

功效:清热,解毒,杀虫,明目。治各种急性炎症性疾病,风火赤眼,目翳,伤寒,菌痢,大叶肺炎,扁桃体炎,肠炎,黄疸,流行性感冒,毒血症,败血症,痈肿疖毒,干湿癣疮,丹毒,湿疹,烫伤,滴虫性阴道炎。用于风热感冒、目赤肿痛、泄泻痢疾、皮肤湿疹疮疖。

注意:中寒泄泻者勿服。

农吉利

为豆科植物野百合的全草。

处方别名:野百合、鼠卵草、野芝麻、农吉利。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治痢疾,疮疖,小儿疳积。近试用于治疗癌症。

瞿麦

为石竹科植物瞿麦、石竹的地上部分。

处方别名:巨麦、瞿麦、石竹、巨句麦、剪刀花。

功效:清热利水,破血通经。治小便不通,淋病,水肿,经闭,痈肿,目赤障翳,浸淫疮毒。

注意:脾、肾气虚及孕妇忌服。

石韦

为水龙骨科植物庐山石韦、有柄石韦的叶。

处方别名:石韦、石苇、大石韦、独叶茶、石皮、石剑、石尾、金星草。

功效:利水通淋,清肺泄热。治淋痛,尿血,尿路结石,肾炎,崩漏,痢疾,肺热咳嗽,慢性气管炎,金疮,痈疽。

注意:阴虚及无湿热者忌服。

荆芥

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地上部分。

处方别名:荆芥、姜芥、郑芥、荆芥炭。

功效:发表,祛风,理血;炒炭止血。治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中风口噤,吐血,衄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痈肿,疮疥,瘰疬。荆芥穗效用相同,惟发散之力较强。

注意:表虚自汗、阴虚头痛忌服。

芥穗

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果穗。

处方别名:芥穗、芥禾、荆芥穗、芥穗炭

功效:解表散风,透疹。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产后血晕。

马齿苋

为马齿苋科植物马齿苋的全草。

处方别名:马苋、马齿苋、马齿草、马齿菜、马铃菜、五行草、长命菜、五方草、长命苋。

功效:清热解毒,散血消肿。治热痢脓血,热淋,血淋,带下,痈肿恶疮,丹毒,痕疬。用于湿热所致的腹泻、痢疾,常配黄连、木香。内服或捣汁外敷,治痈肿。亦用于便血、子宫出血,有止血作用。

注意:凡脾胃虚寒,肠滑作泄者勿用;煎饵方中不得与鳖甲同入。

瓦松

为景天科植物瓦松、晚红瓦松的全草。

处方别名:瓦松、瓦花、瓦莲花、瓦宝塔、瓦松景天。

功效:清热解毒,止血,利湿,消肿。治吐血,鼻衄,血痢,肝炎,疟疾,热淋,痔疮,湿疹,痈毒,疔疮,汤火灼伤。

注意:脾胃虚寒者忌用。

茵陈蒿

为菊科植物茵陈蒿、滨蒿的地上部分。

处方别名:茵陈、白蒿、因尘、茵陈蒿、绵茵陈、安吕草。

功效:清热利湿。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风痒疮疥。配栀子、大黄治阳黄;配附子、干姜治阴黄。

注意:非因湿热引起的发黄忌服。

蒲公英

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等的全草。

处方别名:公英、卜公英、蒲公英、黄花地丁、通天草、黄花郎、白鼓钉、奶汁草、凫公英、金簪草、婆婆丁、鹁鸪英、蒲公丁。

功效:清热解毒,利尿散结。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

卷柏

为卷柏科植物卷柏、垫状卷柏的全草。

处方别名:卷柏、万岁、万岁草、不死草、岩松、还魂草、九死还魂草、卷柏炭。

功效:生用破血,炒用止血。生用治经闭、癥瘕,跌打损伤,腹痛,哮喘;炒炭用治吐血,便血,尿血,脱肛。

注意:孕妇忌服。

藿香

为唇形科植物藿香的地上部分。

处方别名:火香、藿香、广藿香、南藿香、兜娄婆香、藿去病。

功效:快气,和中,辟秽,祛湿。治感冒暑湿,寒热,头痛,胸脘痞闷,呕吐泄泻,疟疾,痢疾,口臭。

通草

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茎髓。

处方别名:通草、通丝、通花、大通草、白通草、方通草、丝通草、通脱木、活梵、离南、泡通。

功效:泻肺,利小便,下乳汁。治小便不利,淋病,水肿,产妇乳汁不通,目昏,鼻塞。

注意:气阴两虚,内无湿热及孕妇慎服。

混淆品

小通草:为旌节花科植物喜马山旌节花、中国旌节花或山茱萸科植物青荚叶的茎髓。小通草、通草棍。

珍珠透骨草

为大戟科植物地构叶的全草。

处方别名:透骨草、地构叶、珍珠透骨草。

功效: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止痛。治风湿痹痛,筋骨挛缩,寒湿脚气,疮癣肿毒。

注意:孕妇忌服。

混淆品:

透骨草:为透骨草科植物透骨草的全草或根。粘人裙、麻荆芥、老婆针线、透骨草。

羊角透骨草

为紫葳科植物角蒿的全草。

处方别名:透骨草、羊角蒿、羊角透骨草。

功效:治口疮,齿龈溃烂,耳疮,湿疹,疥癣,阴道滴虫病。

凤仙透骨草

为凤仙花科植物凤仙花的全草。

处方别名:透骨草、凤仙、凤仙花、金凤花、指甲草、凤仙透骨草。

功效:祛风,活血,消肿,止痛。治关节风湿痛,跌打损伤,瘰疬痈疽,疗疮。

旱莲草

为菊科植物鳢肠的全草。

处方别名:鳢肠、鳢肠草、墨旱莲、旱莲草、黑墨草、黑头草、墨汁草、墨汁旱莲、白花草、金陵草、猢孙头、墨菜、墨记菜、假葵花。

功效:凉血,止血,补肾,益阴。治吐血,咳血,衄血,尿血,便血,血痢,刀伤出血,须发早白,白喉,淋浊,带下,阴部湿痒。

注意:脾肾虚寒者忌服。

混淆品

红旱莲:为藤黄科植物黄海棠的全草。旱莲草、红旱莲、湖南连翘、金丝桃、牛心茶、牛心菜、金丝蝴蝶、伞旦花、假连翘。

金牛草

为远志科植物小花远志带根全草。

处方别名:小金牛草、小金不换、七寸草、金牛草。

功效:活血散瘀,止痛镇咳。煎服治胸痛咳嗽,百日咳,小儿麻痹后遗症;鲜品捣烂醋调外敷治角膜云翳,角膜溃疡,急性结膜炎。

仙鹤草

为蔷薇科植物龙牙草的地上部分。

处方别名:龙牙草、黄龙牙、龙芽、狼牙草、鹤草芽、仙鹤草、仙合草、子母草、子不离母、脱力草、金顶龙芽。

功效:止血,健胃。治咯血,吐血,尿血,便血,赤白痢疾,崩漏带下,劳伤脱力,痈肿,跌打、创伤出血。

益母草

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地上部分。

处方别名:茺蔚、坤草、茺蔚草、益母、益明、益母草、大札、贞蔚、苦低草。

功效:活血,祛瘀,调经,消水。治月经不调,胎漏难产,胞衣不下,产后血晕,瘀血腹痛,崩中漏下,尿血,泻血,痈肿疮疡。

注意:阴虚血少者忌服。

豨莶草

为菊科植物豨莶草、腺梗豨莶、毛梗豨莶的地上部分。

处方别名:豨仙、西莶、希仙、豨莶、豨莶草、稀苋草、金耳钩、粘糊菜、绿莶草。

功效:祛风湿,利筋骨,降血压。治四肢麻痹,筋骨疼痛,腰膝无力,疟疾,急性肝炎,高血压病,疔疮肿毒,外伤出血。

注意:阴血不足者忌服。

浮萍草

为浮萍科植物紫萍的全草。

处方别名:夫萍、浮萍、水萍、浮萍草、紫背浮萍。

功效:发汗,祛风,行水,清热,解毒。治时行热病,斑疹不透,风热瘾疹,皮肤瘙痒,水肿,癃闭,疮癣,丹毒,烫伤。

败酱草

为败酱科植物白花败酱、黄花败酱等带根全草。

处方别名:败丈、败酱、败将、泽败、黄花龙牙、败酱草、鹿肠草。

功效:清热解毒,祛瘀排脓。用于阑尾炎、痢疾、肠炎、肝炎、眼结膜炎、产后瘀血腹痛、痈肿疔疮。

混淆品

苦菜败酱:为菊科植物苣荬菜及多种苦菜的全草。苦菜、苦碟子、苣荬芽、苦荬菜、苦苦菜、败酱草。

马鞭草

为马鞭草科植物马鞭草的地上部分。

处方别名:马鞭、马鞭草、凤颈草、狗牙草、蜻蜓草、鶴膝风。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利水消肿。治外感发热,湿热黄疸,水肿,痢疾,疟疾,白喉,喉痹,淋病,经闭,癥瘕,痈肿疮毒,牙疳。

注意:孕妇慎用。

老鹳草

为牻牛儿苗科植物牻牛儿苗、老鹳草的地上部分。

处方别名:老鹳草、老观草、老鹳嘴、山爬、斗牛儿、老鸹嘴、牻牛儿苗。

功效:祛风,活血,清热解毒。治风湿疼痛,拘挛麻木,痈疽,跌打,肠炎,痢疾。

蛤蟆草

为唇形科植物荔枝草的全草。

处方别名:蛤蟆草、虾蟆草、荔枝草。

功效:凉血,利水,解毒,杀虫。治咳血,吐血,尿血,崩漏,腹水,白浊,咽喉肿痛,痈肿,痔疮。

委陵菜

为蔷薇科植物委陵菜的全草。

处方别名:委陵菜、翻白草。

功效:祛风湿,解毒。治痢疾,风湿筋骨疼痛,瘫痪,癫痫,疮疥。

混淆品

翻白草:为蔷薇科植物翻白草的带根全草。翻白草、老虎枣、破棉袄、反白草、番白草、天青地白、湖鸡腿、鸡腿根。

车前草

为车前科植物车前、平车前的全草。

处方别名:车前草、车前菜、牛舌草、饭匙草、车轱辘菜。

功效:利水,清热,明目,祛痰。治小便不通,淋浊,带下,尿血,黄疸,水肿,热肉,泄泻,鼻衄,目赤肿痛,喉痹乳蛾,咳嗽,皮肤溃疡。

地锦草

为大戟科植物地锦、斑地锦的全草。

处方别名:血见愁、红茎草、铺地锦、斑地锦、奶汁草、地锦草。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止血,利湿,通乳。治菌痢,肠炎,咳血,吐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湿热黄疸,乳汁不通,痈肿疔疮,跌打肿痛。

木贼

为木贼科植物木贼的地上部分。

处方别名:木贼、木贼草、锉草、无心草。

功效:疏风散热,解肌,退翳。治目生云翳,迎风流泪,肠风下血,血痢,脱肝,疟疾,喉痛,痈肿。

注意:气血虚者慎服。

伸筋草

为石松科植物石松的全草。

处方别名:伸筋、伸筋草、宽筋草、舒筋草、筋骨草、石松、日阴蔓、凤尾伸筋草、金毛狮子草。

功效: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血。治风寒湿痹,关节酸痛,皮肤麻木,四肢软弱,水肿,跌打损伤。

注意:孕妇及出血过多者忌服。

灯心草

为灯心草科植物灯心草的茎髓。

处方别名:灯芯、灯心、灯心草、灯草、碧玉草、虎须草、赤须、铁灯心、朱拌灯芯、灯心炭。

功效:清心降火,利尿通淋。治淋病,水肿,小便不利,湿热黄疸,心烦不寐,小儿夜啼,喉痹,创伤。

适用

1、热证小便水利、淋漓涩痛。

2、心热烦躁、小儿夜啼、惊痫。此外本品外用吹喉,可治喉痹。

排草

为藤黄科植物元宝草的全草。

处方别名:元宝草、对叶草、排草。

功效:活血,止血,解毒。治吐血,衄血,月经不调,跌扑闪挫,痈肿疮毒。

鹿衔草

为鹿蹄草科植物鹿蹄草、圆叶鹿蹄草等的全草。

处方别名:鹿啣、鹿蹄草、鹿衔草、鹿含草、鹿啣草、鹿安草、鹿寿茶、大肺筋草、小秦王草。

功效:补虚,益肾,祛风除湿,活血调经,治虚弱咳嗽,劳伤吐血,风湿关节痛,崩漏,白带,外伤出血。

龙葵

为茄科植物龙葵的全草。

处方别名:苦葵、山茄子、天茄子、龙葵、天泡草、乌疔草、黑姑娘、老鸦眼睛。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治疔疮,痈肿,丹毒,跌打扭伤,慢性气管炎,急性肾炎。用于疮痈肿毒、皮肤湿疹、小便不利、老年慢性气管炎、白带过多、前列腺炎、痢疾。

凤尾草

为凤尾蕨科植物凤尾草的全草或根。

处方别名:井口草、井栏草、凤尾蕨、凤尾草、金鸡脚、七星草、金星草、凤凰草。

功效: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消肿解毒。治黄疸型肝炎,肠炎,菌痢,淋浊,带下,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扁桃体炎,腮腺炎,痈肿疮毒,湿疹。

注意:虚寒证忌服。

鱼腥草

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地上部分。

处方别名:十药、鱼腥草、蕺菜、紫蕺、蕺、葅叶。

功效: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治肺炎,肺脓疡,热痢,疟疾,水肿,淋病,白带,痈肿,痔疮,脱肛,湿疹,秃疮,疥癣。

注意:虚寒症及阴性外疡忌服。

鹅不食草

为菊科植物石胡荽的全草。

处方别名:石胡荽、鹅不食、鹅不食草、天胡荽、野芫荽、鸡肠草。

功效:祛风,散寒,胜湿,去翳,通鼻塞。治感冒,寒哮,喉痹,百日咳,痧气腹痛,阿米巴痢,疟疾,疳泻,鼻渊,鼻息肉,目翳涩痒,臁疮,疥癣,跌打。

大金钱草

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的全草。

处方别名:金钱草、过路黄、大金钱草、遍地黄、地蜈蚣、临时救、蜈蚣草、路边黄。

功效:清热,利湿,消肿,解毒。治黄疸,水肿,胆结石、肾结石、膀胱结石,反胃噎膈,跌打损伤,疔疮肿毒。

混淆品

连钱草:为唇形科植物活血丹的地上部分。金钱草、连钱草、铜钱草、遍地金钱。

白花蛇舌草

为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带根全草。

处方别名:蛇舌草、白花蛇草、白花蛇舌草、蛇舌癀、蛇针草、蛇总管。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治肺热喘咳,扁桃体炎。咽喉炎,阑尾炎,痢疾,尿路感染,黄疸,肝炎,盆腔炎,附件炎,痈肿疔疮,毒蛇咬伤,肿瘤。亦可用于消化道癌症。

注意:孕妇慎用。

零陵香

为报春花科植物灵香草的带根全草。

处方别名:灵香草、零陵香、零灵香、广灵香、00香。

功效:祛风寒,辟秽浊。治伤寒、感冒头痛,胸腹胀满,下利,遗精,鼻塞,牙痛。

紫珠草

为马鞭草科植物紫珠等的枝叶。

处方别名:紫珠、杜虹花、粗糠柴、紫珠草。

功效:活血,止血,除热,解毒。治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崩漏,创伤出血,痈疽肿毒,喉痹。

夏枯草

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果穗。

处方别名:夏枯、夏枯草、夏枯球、枯草头、枯草穗、夕句、乃东、枯草、燕面、夏枯头、夏枯花、铁色草。

功效:清肝,散结。治瘰疬,瘿瘤,乳痈,乳癌,目珠夜痛,羞明流泪,头目眩晕,口眼歪斜,筋骨疼痛,肺结核,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血崩,带下。

注意:脾胃虚弱者慎服。

鸡骨草

为豆科植物广州相思子的全草。

处方别名:鸡骨草、鸡古草、黄头草。

功效:清热解毒,舒肝散瘀。治黄疸肝炎,胃痛,乳痈,瘰疬,跌打伤瘀血疼痛。

地耳草

为藤黄科植物地耳草的全草。

处方别名:地耳草、田基黄、田基苋。

功效:清热利湿,消肿解毒。治传染性肝炎,泻痢,小儿惊风,疳积,喉蛾,肠痈,疖肿,蛇咬伤。

石斛

为兰科植物环草石斛、金钗石斛等多个种的茎。

处方别名:石斛、石斗、金钗、角斗、木斗、金斗、扁斗、圆斗、霍斗、铁皮斗、金石斗、耳环斗、耳环草、金石斛、川石斛、细石斛、金钗花、金钗石斛、耳环石斛、铁皮石斛、黄草、大黄草、细黄草、小黄草、石遂、林兰、杜兰、枫斛。

功效:生津益胃,清热养阴。治热病伤津,口干烦渴,病后虚热,阴伤目暗。

白英

为茄科植物白英的全草。

处方别名:白英、白毛藤、蜀羊泉、排风、排风藤、鬼目草。

功效:清热解毒,祛风利湿,化瘀。用于湿热黄疸、风热头痛、白带过多、风湿性关节炎。

半枝莲

为唇形科植物半枝莲的全草。

处方别名:半支莲、半枝莲、牙刷草、半面花、耳挖草、韩信草、并头草。

功效: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定痛。治吐血,衄血,血淋,赤痢,黄疸,咽喉疼痛,肺痈,疔疮,瘰疬,疮毒,癌肿,跌打刀伤,蛇咬伤。

注意:血虚者不宜,孕妇慎服。

谷精草

为谷精草科植物谷精草的带花茎头状花序。

处方别名:谷精、谷精草、谷精珠、珍珠草、戴星草、移星草、流星草、天星草、文星草、佛顶珠、鼓槌草。

功效:祛风散热,明目退翳。治目翳,雀盲,头痛,齿痛,喉痹,鼻衄。

薄荷

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地上部分。

处方别名:卜荷、卜可、香荷、薄苛、薄荷、番荷、番荷叶、金叶薄荷、龙脑薄荷。

功效:疏风,散热,辟秽,解毒。治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瘾疹。

注意:阴虚血燥,肝阳偏亢,表虚汗多者忌服。

六月雪

为茜草科植物白马骨、六月雪的全株。

处方别名:六月雪、白马骨、白雪丹、路边荆。

功效:祛风,利湿,清热,解毒。治风湿腰腿痛,痢疾,水肿,目赤肿痛,喉痛,齿痛,妇女白带,痈疽,瘰疬。

麻黄

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的茎。

处方别名:麻王、麻黄、卑相、卑盐、龙沙、赤根、炙麻黄。

功效:发汗,平喘,利水。治伤寒表实,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骨节疼痛;咳嗽气喘;风水浮肿,小便不利;风邪顽痹,皮肤不仁,风疹瘙痒。

注意:凡素体虚弱而自汗、盗汗、气喘者,均忌服。

荷梗

为睡莲科植物莲的叶柄和花柄。

处方别名:荷更、荷梗、莲蓬梗。

功效:清热解暑,通气行水。治暑湿胸闷,泄泻,痢疾,淋病,带下。

苏梗

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茎叶。

处方别名:苏更、苏梗、紫苏梗、大苏梗、赤苏、香苏更。

功效:理气,舒郁,止痛,安胎。治气郁,食滞,胸膈痞闷,脘腹疼痛,胎气不和。

刘寄奴

为菊科植物奇蒿的全草。

处方别名:刘寄奴、金寄奴、九里光、南寄奴、奇蒿、千粒米、苦连婆。

功效:破血通经,敛疮消肿。治经闭癥瘕,胸腹胀痛,产后血瘀,跌打损伤,金疮出血,痈毒焮肿。

混淆品

北刘寄奴:为玄参科植物阴行草带果全草。北寄奴、刘寄奴、阴行草、铃茵陈、灵茵陈。

青蒿

为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地上部分。

处方别名:青蒿、嫩青蒿、香蒿、青蒿梗、方溃、野兰蒿、青蒿更、苦蒿、黄花蒿。

功效:清热,解暑,除蒸。治温病,暑热,骨蒸劳热,疟疾,痢疾,黄疸,疥疮,瘙痒。

扁蓄

为蓼科植物扁蓄的地上部分。

处方别名:扁蓄、扁畜、扁许、萹蓄、扁竹草、扁节草、扁辨、扁蔓、道生草、疳积药。

功效:利尿通淋,杀虫,止痒。用于膀胱热淋、小便短赤、淋沥涩痛、皮肤湿疹、阴痒带下。

半边莲

为桔梗科植物半边莲的全草。

处方别名:半边菊、半边莲、急解索、疳积草、蛇利草、腹水草。

功效:利水,消肿,解毒,治黄疸,水肿,臌胀,泄泻,痢疾,蛇伤,疔疮,肿毒,湿疹,癣疾,跌打扭伤肿痛。用于大腹水肿、面足浮肿、痈肿疔疮、蛇虫咬伤、晚期血吸虫病腹水。

注意:虚症忌用。

大蓟

为菊科植物薊的地上部分或根。

处方别名:大吉、大蓟、虎薊、马薊、刺薊、鬼薊、千针草、大蓟炭。

功效:凉血,止血,祛瘀,消痈肿。治吐血,衄血,尿血,血淋,血崩,带下,肠风,肠痈,痈疡肿毒,疔疮。

小蓟

为菊科植物刺儿菜的地上部分。

处方别名:小吉、小蓟、七七菜、刺儿菜、小蓟炭。

功效:凉血,祛瘀,止血。治吐血,衄血,尿血,血淋,便血,血崩,急性传染性肝炎,创伤出血,疔疮,痈毒。

注意:脾胃虚寒而无瘀滞者忌服。

泽漆

为大戟科植物泽漆的全草。

处方别名:泽漆、乳浆草、猫儿眼、六凤草、灯台草、五朵云。

功效:行水,消痰,杀虫,解毒。治水气肿满,痰饮喘咳,疟疾,菌痢,瘰疬,癣疮,结核性痿管,骨髓炎。

香薷

为唇形科植物石香薷的地上部分。

处方别名:香茹、香薷、香茸、香葇。

功效:发汗解暑,行水散湿,温胃调中。治夏月感寒饮冷,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胸痞腹痛,呕吐腹泻,水肿,脚气。

溪黄草

为唇形科植物线纹香茶菜的全草。

处方别名:溪沟草、溪黄草、四方蒿、香茶菜。

功效:清热利湿,凉血散瘀。治急性肝炎,急性胆囊炎,痢疾,肠炎,癃闭,跌打瘀肿。

铁苋菜

为大戟科植物铁苋菜的全草。

处方别名:铁苋菜、海蚌含珠、蚬草、血见愁。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收敛止血。用于肠炎,痢疾,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外治痈疖疮疡,皮炎湿疹。

忍冬藤

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茎枝。

处方别名:双花藤、二花藤、银花藤、忍冬藤、忍冬草、金银花藤、金钗股、金银藤、左缠藤、忍冬仝、老翁须、通灵草。

功效:清热,解毒,通络。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传染性肝炎,痈肿疮毒,筋骨疼痛。

天仙藤

为马兜铃科植物马兜铃的茎叶。

处方别名:兜铃藤、天仙藤、马兜铃藤、天仙仝、兜铃苗。

功效:行气化湿,活血止痛。治胃痛,疝气痛,妊娠水肿,产后血气腹痛,风湿疼痛。

注意:体虚者慎服。

络石藤

为夹竹桃科植物络石带叶茎藤。

处方别名:络石、络石藤、络石仝羊角藤、石盘藤、石薜荔、白花藤、石龙腾、悬石藤。

功效:祛风,通络,止血,消瘀。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痈肿,喉痹,吐血,跌打损伤,产后恶露不行。

混淆品

为卫矛科植物扶芳藤的茎叶。滂藤、扶芳藤、藤卫矛、爬墙虎、岩青藤、络石藤。

青风藤

为防己科植物青藤、毛青藤的藤茎。

处方别名:青风、青藤、青风藤、清风藤、青风仝、大风藤。

功效:祛风湿,利小便。治风湿痹痛,鹤膝风,水肿,脚气。

石南藤

为胡椒科植物湖北胡椒、绒毛胡椒的带叶茎枝。

处方别名:石南藤、丁公藤、南藤、石南仝。

功效:祛风湿,强腰膝,止痛,止咳。用于风湿痹痛,扭挫伤,腰膝无力,痛经,风寒感冒,咳嗽气喘。

混淆品

丁公藤:为旋花科植物丁公藤的根、茎。(有毒植物)

夜交藤

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茎藤。

处方别名:首乌藤、夜交藤、夜交仝、九真藤、交藤。

功效:养心,安神,通络,祛风。治失眠,劳伤,多汗,血虚身痛,痈疽,瘰疬,风疮疥癣。

海风藤

为胡椒科植物风藤的茎藤。

处方别名:风藤、海风藤、海风仝。

功效:祛风湿,通经络,理气。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筋脉拘挛,跌打损伤,哮喘,久咳。

穿心莲

为爵床科植物穿心莲的全草。

处方别名:一见喜、穿心莲、苦草、印度草、榄核莲。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治急性菌痢,胃肠炎,感冒,流脑,气管炎,肺炎,百日咳,肺结核,肺脓疡,胆囊炎,高血压,鼻衄,口咽肿痛,疮疖痈肿,水火烫伤,毒蛇咬伤。

肿节风

为金粟兰科植物草珊瑚的全株。

处方别名:草珊瑚、肿节风、九节茶。

功效:抗菌消炎,祛风通络,活血散结。用于肺炎、阑尾炎、蜂窝组织炎、风湿痹痛、跌扑损伤、肿瘤。

葎草

为桑科植物葎草的全草。

处方别名:拉拉藤、葎草、葛葎草。

功效:清热,利尿,消淤,解毒。治淋病,小便不利,疟疾,腹泻,痢疾,肺结核,肺脓疡,肺炎,癞疮,痔疮,痈毒,瘰疬。

垂盆草

为景天科植物垂盆草的全草。

处方别名:石指甲、狗牙瓣、垂盆草。

功效:清利湿热,有降低谷丙转氨酶作用。用于急性胩炎、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的活动性。

绞股蓝

为葫芦科植物绞股蓝的全草。

处方别名:七叶胆、绞股蓝、绞股兰。

功效:消炎解毒,止咳祛痰。现多用作滋补强壮药。

鸭跖草

为鸭跖草科鸭跖草的全草。

处方别名:鸭舌草、竹叶草、三角菜、鸭仔草、鸭跖草、兰姑草。

功效:行水,清热,凉血,解毒。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感冒,丹毒,腮腺炎,黄疸肝炎,热痢,疟疾,鼻衄,尿血,血崩,白带,咽喉肿痛,痈疽疔疮。

鬼针草

为菊科植物鬼针草的全草。

处方别名:鬼针草、鬼叉、盲肠草、一包针、婆婆针。

功效: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治疟疾,腹泻,痢疾,肝炎,急性肾炎,胃痛,噎膈,肠痈,咽喉肿痛,跌打损伤,蛇虫咬伤。

注意:孕妇忌服。

珍珠草

为大戟科植物叶下珠的全草。

处方别名:珍珠草、叶下珠、真珠草。

功效:平肝清热,利水解毒。治肠炎,痢疾,传染性肝炎,肾炎水肿,尿路感染,小儿疳积,火眼目翳,口疮头疮,无名肿毒。

淫羊藿

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箭叶淫羊藿等的地上部分。

处方别名:羊合叶、羊藿、羊藿叶、淫羊藿、淫羊合、仙灵脾、弃杖草、放杖草、刚前、千两金、乾雄筋、黄连祖、炙羊藿叶。

功效:补肾壮阳,祛风除湿。治阳痿不举,小便淋沥,筋骨挛急,半身不遂,腰膝无力,风湿痹痛,四肢不仁。

风毛菊

为菊科植物风毛菊的地上部分。

处方别名:大花草、风毛菊。

功效:祛风活络,散瘀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痛,腰腿痛,跌打损伤。

注意:孕妇忌服。

金沸草

为菊科植物旋覆花、欧亚旋覆花的全草。

处方别名:金佛草、金沸草、旋覆草、金复梗。

功效:散风寒,化痰饮,消肿毒。治风寒咳嗽,伏饮痰喘,胁下胀痛,疔疮,肿毒。

注意:阴虚劳咳及温热燥嗽者忌用。

屈头鸡

为白花菜科槌果藤属植物保亭槌果藤的干燥成熟果实或种子。

别名:树屈头鸡果实别名:马槟榔

功效分类:清热利咽药;润肺止咳药果:止咳平喘。用于咳嗽,胸痛,哮喘。根:散瘀,消肿,止痛。外用治跌打损伤,骨折。

用法用量:果1~2枚,果有毒,不可过量,防中毒。;根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注意:果有毒,不可过量,防中毒。

福利来啦医师考试核心考点免费赠送(限量份!先到先得)往期精彩回顾:

执业西药师考点

毒性西药口诀

西药记忆口诀

西药记忆口诀早知道,备考药师更高效!

年执业药师记忆法口诀

西药超全套记忆口诀!

执业西药师考点速记

西药二重要考点汇总

药物结构重要考点汇总!

??药二必考点——平喘药

西药药二

提分秘籍之药二速记口诀

西药药一重要考点,考试必备!

执业药师考试记忆口诀(西药篇)

西药药一必知知识点(20条)

一句口诀搞定五大类降压药物

超全西药别名表格版

??药二必考点——呼吸系统疾病用药

??药二必考点——抗痛风药

一句话速记丨西药常考知识点

西药药二高频考点汇总

考试必备!

药师高频易错考点

药师高频易错考点

??西药药二——镇静催眠药

??西药药二——消化系统疾病用药

西药药二

提分秘籍之高频考点汇总

第一章精神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用药(重点及习题)

知道这些重点,年执业药师考试通关soeasy!

执业中药师考点

中药基础歌诀

干货——中药药性联诀味

中药西药备考速记口诀,值得收藏!

中药性状鉴定常用术语

最全中药歌诀,快收藏!

五个口诀帮你搞定《中药鉴定学》

??中药药用一览表家庭实用版

中药学之最及中药要药总结

中药鉴定要点总结

中药歌诀

超全中药别名表格版

执业药师

中药师必须知道的七味中药功效与禁忌

常用中药功效比较

味中药药性口诀

常用中药用药集锦

史上最全的中药副作用一览表,建议收藏!

考前速记

中药学重点汇总

中药二记忆口诀

中药与方剂的重要考点

史上最全中药分类、性味、功效汇总

百味中药功效汇总

超全中药来源总结

个中药性状鉴定常用术语

中药综考点速记:各个脏腑辩证的加法原则

药师干货〡中药药性歌诀,备考记忆

果断收藏丨16种儿科实用中药方

21种常见病症的中成药速记要诀

常用多种中成药使用说明

药理药剂复习考点!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殿医院官网
北京那个医院看白癜风看的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qshaonq.com/yxzmzl/1114.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