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说: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临床可广泛运用于以疼痛症状为主的各类疾病,常有速效。本篇辑录以芍药甘草汤为主方加减统治颈肩疼痛、肩周痹痛、乳房胀痛、胃脘痛、肾绞痛、腰痛、痛经、鼠蹊肿痛、脚气肿痛的诸般案例。本文原作者身份不明,小编广泛查询网络资料,只提及可能是一位刘姓的民间中医。该作者文风质朴,表达言简意赅,抓疼痛为主症,使用芍药甘草汤,或用白芍,或两芍同用,芍药剂量在40~60g不等,多用60g,甘草或生或炙,剂量在10~30g之间,药简力专,另外根据病位、病性的不同进行加减用药。
关键词:方证;简易方;理血剂;痛症;芍药甘草汤(再编辑/太医)
正文:
偏头痛
偏头痛中有属肝血不足,经脉失养,阳亢上扰而致者。兼见心烦、多梦、舌红少苔、脉弦细,乃肝血不足之候也;面红、耳鸣、口苦,乃肝阳上亢之象也。用芍药甘草汤养肝血而潜肝阳,头窍得养,不被邪扰,则偏头痛可愈。
陈氏,有偏头痛史已五年余。近三月来,午后加剧抽掣疼痛,经颅骨摄片、脑电图、脑血流图及血脂等检查,均无异常。诊断为神经血管性头痛。
先后服过川芎茶调散、杞菊地黄丸、血府逐瘀汤等,均无显效。面潮红,心烦,耳鸣,多梦,口干微苦,二便正常,舌尖边红、少苔,脉弦细略数。症属阴亏肝亢之候。处方:白芍45克,甘草12克。6剂后,痛减,续服12剂,头痛完全消失。二年后随访未再发作。
三叉神经痛
《郑氏家传方》记载,顽固头痛不愈,比如三叉神经痛,用白芍60克,甘草10克,通常是七剂而愈。
考试后头痛一直消除不了。好像头上戴一个紧箍咒,稍微多想一下,疲劳一下,或者动一下气,头部立刻痛得难以忍受,止痛片尝试过了,没有持久的效果。医院说是三叉神经痛。
刘爷随手开出白芍60克,甘草10克,川芎20克,白芷10克。五剂,一剂比一剂头痛放松。吃了这个汤方后,觉得整个人睡眠质量特别好。用川芎引药治头,头痛不离川芎。白芷可以把药力引前额。颈肩疼痛
《郑氏家传方》载,白芍跟甘草一搭档能缓急,带上葛根能够缓颈肩部的拘急疼痛,所以颈肩部疲劳这三味药是特效的。
头部用川芎为引。肩部用姜黄为引。腰部用杜仲为引。膝部用牛膝为引。手臂用桂枝为引。
那颈椎呢?一快递员,劳累过度后,颈部会痛得不得了。拔罐按摩,还吃这些止痛的药,居然没办法缓解,时常痛得彻夜难眠。刘爷说,年轻人透支得太厉害,颈背都侧弯了。以后要多休息少劳累。白芍60克,炙甘草30克,葛根60克。三味药?别小看三味药,这是历代前贤总结的精华,这三味药基本上能够通治所有颈椎僵硬拘紧,是放松颈部经脉的特效三药。一剂觉得颈部一下子放松了,吃完五剂,睡眠质量一下提高,疲劳消失。肩周痹痛
《医方妙用》载,重用芍药甘草,能够缓急止痛,加威灵仙、羌活,可治疗肩周痹痛。肝苦急,需缓之。柔肝即可缓急,让肝温柔温和,给肝按摩,让它柔和。现在病人容易着急生气。如果心态差,焦急,经脉就会扭曲。《黄帝内经》讲,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以酸泄之。芍药甘草汤?就是专门帮肝缓解压力的一个名方。
一老干部,他50岁的时候,肩就很痛,晚上睡觉经常痛得睡不着,严重的时候,这个手都举不起来。医院说,这是五十肩,肩周炎。
老干部吃了不少活血化瘀的药,也去做拔罐针刺跟艾灸,但是这些疗法,都是短期疗效尚可,都没办法持久。刘爷说,你这病怎么加重的?老干部说,一着急,肩部痛就加重。芍药60克,炙甘草30克,威灵仙15克,羌活5克。别小看这点药,芍药能够以酸泄肝急炙甘草以甘能缓肝急。灵仙宣风通气,通开十二经脉。腰以上痛用羌活,腰以下痛用独活。
老干部拿着药回去吃,吃第一剂就有感觉,肩松,人很开心,吃完十剂药,肩周痹痛彻底消除,大半年都没有发作过。乳房胀痛
《单方验方选编》记载,用赤白芍和生甘草,按照五比一的剂量配伍,可以治疗急性乳腺炎,乳痈,乳房胀痛。
一妇女开煎饼店,经常喜欢吃煎饼,吃了煎饼,又不爱喝水。有一次跟家里丈夫吵架后,乳房胀痛难忍,医院检查是急性乳腺炎。吃了几天消炎药,还是胀痛。刘大夫说,急者缓之。
白芍30克,赤芍30克,生甘草10克,陈皮30克。妇人吃一周,乳房一天比一天松软,胀痛感渐渐消失。十天后再去检查,痊愈。胃脘痛
《孟氏医案》载,皇宫贵族,经常有山珍海味可以吃,饮食非常丰富,容易暴饮暴食,他们吃撑,肚子痛胀后,通常用元胡索,加上白芍、炙甘草。胡索能够行气止痛,专治心胃痛。芍药甘草缓急止痛,使紧张拘紧处得到松弛。凡疼痛之处,局部就会有拘紧扭曲不安,而芍药甘草能够松解之。
过完年,一小娃子吃了很多零食,隔三两天肚子就痛,吃点肚子痛的药减轻,可没几天又发作,如此反反复复大半个月。孩子痛得捂着肚子,脸色都发青。心痛欲死,速觅元胡。
白芍40克,炙甘草20克,元胡索10克。吃了第一剂药,疼痛就消失,连服五剂药,肚子痛没有再出现过。肾绞痛
《医方妙用》记载,治疗肾绞痛患者,白芍60克,生甘草10克,加木通、延胡索,通常服药两小时疼痛减,数剂而愈。如果是尿路结石,还可以加桃仁、红花。这个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统结石数百例,排石率居然达到80%以上。
肾结石容易排一点,胆结石比较难,坚硬的结石难排一点,泥沙样的容易排,大结石难排,而小结石易出。但不管是什么样的结石,他都容易有绞痛,芍药甘草汤都大有用武之地。
一药店老板,不注重饮食,生活习惯,经常熬夜,肥甘厚腻。两边腰痛,以为是普通肾虚,吃了补肾药,没有解除痛苦。有一次痛得像刀绞,医院检查,发现左边肾有小结石。刘爷说,烟酒吃太多,血液太浓稠,别暴饮暴食。白芍60克,生甘草10克,木通10克,延胡索10克,桃仁10克。一喝一个小时后,这个肾部的疼痛大减,连续吃五六天后,排出小结石七八粒。腰痛
年高体钝行不慎,冬月扭腰经络损,痛剧必用芍甘缓,腰冷还需附子温,更加乳没止疼痛,活血温通一并斟。
一老翁,年60。因冬月担水,不慎摔倒,扭伤腰部,当时疼痛剧烈,行走不便,自觉右侧腰部有冷感。查局部无明显肿胀,但第三、四腰椎右侧有明显压痛,活动后右腰部痛甚,脉舌无变化。
以芍药甘草附子汤加乳香10克、没药10克,水煎服。并以生姜、葱白共捣热敷患处,服完4剂痛止。鼠蹊肿痛
鼠蹊肿痛为何因?肿物缘于筋聚,筋聚因于挛急,挛急本于血虛也。用芍药甘草汤以酸甘化阴,柔肝缓急,正切病本。
某男,25岁。右腿鼠蹊部生一肿物,形如鸡卵,表面不红,用针管抽不出内容物。右腿拘紧,伸而不能直,强伸则剧烈疼痛,足跟不能着地,每到夜晚,小腿经常抽筋,痛苦不堪。脉弦细而数,舌红而少苔。脉证合参,可知本证属阴血不濡,筋脉失养。
白芍24克,炙甘草12克,3剂。仅服1剂,筋不抽痛,夜得安睡。进2剂,鼠蹊包块消退,服第3剂,足跟即能着地。又服1剂,而诸症皆除。小编批注:
鼠蹊部、鼠蹊或腹股沟,是指人体腹部连接腿部交界处的凹沟,其附近区域称为腹股沟;位于大腿内侧生殖器两旁,在人体解剖学上属于腹部。腹股沟部有深、浅的淋巴结群,为下肢、腹壁下部浅层及外生殖器等的淋巴管所汇集和经过的地方,因此上述各部分有炎症时,常波及这些淋巴结群;由腹后壁到下肢的主要血管、股神经等都通过此处。痛经
《医方妙用》记载,对于青春期痛经,特别是中学生学习紧张压力大,引起的痛经,用白芍缓急,赤活血,各30克,炙甘草缓急止痛,痛得严重,很厉害的,笑都笑不出来的,加蒲黄、五灵脂,这两味药又名失笑散,一般调理两到三个月经周期便愈。逍遥散、八珍汤、柴胡疏肝散,这些名方,都含有芍药甘草,运用非常广泛。
一中学女孩,每当考试,月经来临前就痛经,小考就小痛,大考就大痛。一痛起来,严重时连考试都没办法参加。刘爷看了后说,你这个是学习紧张,压力大,引起的痛经。
赤芍、白芍各30克,炙甘草10克。吃冰棍,肚子痛不痛?女孩说一吃冰激凌,冰棍,肚子痛得厉害。刘爷又加小茴香15克。女孩子吃完后,肚子就不痛了。随后,每月经期来临前五天,服两三剂,连续调两三个月经周期,痛经就彻底治愈了。脚气肿痛
《岁时广记》一书中记载,用白芍、甘草,按五比一的剂量,专治疗脚气肿痛,名曰脚肿汤。
曾治一老汉,因生活在靠水的地方,水气重,脚肿得像冬瓜。白芍50克,炙甘草10克。老汉怀疑两味药,能治好吗?吃了十天后,脚肿退了一半。以后坚持天天踢腿晒太阳,身体强壮得像雄牛。
本文节选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