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点击原文,就分你小鱼干
当前,我们周围的乙型肝炎病人非常之多。据调查显示,中国有10%的人是乙肝患者。显然肝炎已成为我们健康的巨大威胁,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防治这一疾病。
目前大部分的肝炎患者都是找西医治疗的,但结果好象没见病人减少,反见越治越多。不少病人退而求诸中医,那么按中医理论是如何治疗乙肝的?
01
保肝化湿法
保肝化湿法是肝病治疗过程中祛除温浊的一种方法,湿邪常为肝病之源,可贯穿于肝病治疗的始终。主要针对脾胃寒湿型,以温中化湿,理气行滞为主。
适用于乙肝患者出现脘腹胀满,得热稍舒,口淡不渴,纳呆食少,大便不实,小便短少。精神困倦,畏寒懒动,面暗或身目俱黄,黄色晦暗,甚至烟熏,舌体淡胖,苔多白腻,脉濡缓或沉迟。
02
保肝降酶法
保肝降酶法用于肝热,肝火实证,以泄热利胆,解毒泻火为主,因肝火内燔,游行于三焦所致一身上下内外皆可患病。主要针对肝胆湿热型,以泄热利胆,解毒泻火为主。
适用于乙肝患者脘腹胀满,口苦口干,纳呆食少,厌油恶心,心烦不宁,两肋隐痛,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质偏红,苔黄多腻,脉弦数。
03
保肝转阴法
保肝转阴法是一种扶正祛邪的方法,也是调整肝脾功能的常用大法,因脾胃功能失调常导致肝病发生。主要针对脾胃气虚型,以健脾益气,和胃祛邪为主。
适用于乙肝患者出现精神疲惫,面色白或虚肿,口淡无味、食后腹胀,大便软成稀溏,舌淡苔薄、脉沉或弱。
04
保肝抗纤法
保肝抗纤法也是一种扶正祛邪的方法,治标与固本同治。不论祛除标实之后,或在邪实伴有正虚时均应重视培本。主要针对阴虚血瘀型,以补益肝肾,活血化瘀为主。
适用于乙肝患者伴有头晕耳鸣,失眠多梦,两肋隐痛或刺痛或遗精早泄,小便短赤,大便于结,舌红少津或无苔,脉细弦而涩。
中医治疗乙肝的优势
中医药治疗慢性乙肝有其自身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多靶位的作用,包括改善症状、肝功能,调整患者的免疫功能,阻断和逆转肝纤维化以及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等。因此中医药治疗可收到“一石多鸟”的作用。
2、西医认为不宜或治疗失败的乙肝患者,如免疫耐受期的病毒携带者,抗病毒药治疗失败者或严重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等,采用中医药治疗能收到一定效果。
3、副作用相对较少,患者依从性和耐受性较好。
4、医疗费用相对较低。正确认识中西医结合的多种措施治疗,至今还没有公认的能杀灭乙肝病毒的特效药物,但通过抗乙肝病毒、免疫调节、护肝等中西医结合的多种措施治疗,可以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
名
医
档
案
邹繁荣
主任医师
现任御仁堂中医药研究院特聘专家
长期从事肝病临床诊疗和研究工作数十年,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在肝病科领域颇有建树,主持研究完成的以"自体免疫阻断术"为核心的多项技术,突破了肝病治疗领域瓶颈。多次应邀出席国内外肝病医学高峰论坛和医学交流会议,并作重要学术演讲,其论文被国际医疗组织机构收录。先后在医学核心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三次、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十余次。
擅长:对肝硬化、脂肪肝、酒精肝、病毒性肝炎、慢性肝炎、肝腹水、肝囊肿、肝纤维化的细胞免疫及抗病毒治疗疗效显著,深得病人好评。
祝大家天天开心!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