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手足癣的症状
股癣怎么治疗
桃花癣的症状
脚癣怎么治疗
体癣怎么治疗
圆癣怎么治疗

京大戟附红大戟

京大戟(《神农本草经》)

为大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大戟的干燥根。主产于江苏、四川等地。秋、冬二季采挖,洗净,晒干。药材性状:气微,味微苦涩。以切面白色者为佳。其炮制品名有:醋京大戟。

京大戟入药,原载名大戟,因“其根辛苦,戟入咽喉,故名”(《本草纲目》)。别名下马仙,“言利人甚速也”(《本草纲目》)。另有茜草科红大戟,又名“红牙大戟”,系新发展的一种药物品种,由于其“红牙大戟”之命名与大戟科的大戟异名“红芽大戟”发音相同,因而过去两者常混用。实际上两者功用有所不同,现《中国药典》(年版)已明确将两者作为两种药物分别收载。

本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谓:“主蛊毒,十二水,腹满急痛,积聚,中风皮肤疼痛,吐逆。”《名医别录》谓:“主颈腋痈肿,头痛,发汗,利大小肠。”此后本草略增其主治,如载“下恶血癣块、腹内雷鸣,通月水,善治瘀血,能堕胎孕”(《药性论》),“治瘾疹风及风毒脚肿”(《本草图经》)。纵观历代本草,其主要功用不外泻水、解毒两方面。《本草正》日:“性峻利,善逐水邪痰涎,泻湿热胀满。”《本经逢原》亦指出:“大戟,性禀阴毒,峻利首推”,故“脾胃肝肾虚寒,阴水泛滥,犯之立毙,不可不审”,可见其毒大性猛的特点。

苦,寒;有毒。主归肺、脾、肾经。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一、水肿、臌账、胸胁停饮

本品泻水逐饮,专治“十二水,腹满急痛”(《本经》),作用类似甘遂而稍逊,用于水湿痰饮内停,以致身面浮肿,臌胀及胸胁停饮等证。《活法机要》治水肿,“枣一斗,锅内入水,上有四指,用大戟并根苗盖之遍,盆合之,煮熟为度。去大戟不用,旋旋吃,无时。”《圣济总录》大戟散治通身肿满喘息,小便涩,“大戟(去皮,细切,微炒)二两,干姜(炮)半两。上二味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用生姜汤调下,良久,糯米饮投之,以大小便利为度。”对水肿腹胀、悬饮属实证、重症者,亦可配甘遂、芫花等峻下逐水药同用,其逐水之力更峻,如《伤寒论》十枣汤、《丹溪心法》舟车丸。亦可用治痰饮内伏,颈项、胸背、腰跨隐痛,筋骨牵引疼痛,如《三因方》控涎丹甘遂(去心)、紫大戟(去皮)、白芥子(真者)各等分。上为末,煮糊丸如梧子大。食后临卧,淡姜汤或熟水下五、七丸至十丸,如疾猛气实,加丸数不妨。”《本草纲目》释日:“控涎丹,乃治痰之本。痰之本,水也,湿也,得气与火,则凝滞而为痰,为饮,为涎,为涕,为癣。大戟能泄脏腑之水湿,甘遂能行经隧之水湿,白芥子能散皮里膜外之痰气,以惟善用者能收奇功也。”目前临床有用治疗肝硬化腹水、胸腔积液等。以大戟、甘遂、槟榔、木香研末喷鼻,治疗肝硬化腹水77例,显效37例,好转25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80.5%[陕西中医,,24(7):]。大戟、甘遂、芫花等药研末装胶囊,以大枣煎汤送服,结合西药常规抗结核治疗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38例,显效18例,有效17例,无效3例[陕西中医,,22(4):]。以大戟、甘遂、黄芪、葶苈子、山慈菇等制成油膏外敷,结合西医常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38例,显效10例,有效2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4%[陕西中医,,27(5):]。

二、痈肿疮毒,瘰疬痰核

本品“主蛊毒”(《本经》),能消肿散结,化痰解毒,内服外用均可。如《外科正宗》太乙紫金丹,以本品配山慈菇、五倍子等,治疗各种疮痈肿毒;《医学纲目》百祥丸,单用本品内服,治疱疹黑陷,寒战咬牙戛齿,身黄肿紫及吐痢。《大同药物学》日:“本经言主蛊毒者,多叙在条文中,或条文末。惟大戟开宗明义,即日主治蛊毒,煞是特笔,不啻以主治蛊毒四字,为全条提纲也。人第知大戟为逐水峻药,抑知其为解毒要药乎。钱氏痘证百祥膏,张氏枣变百祥丸,解毒者也。验方玉枢丹内用大戟,古方紫金锭内用大戟,皆侧重解毒。……如百祥膏丸解痘毒,痘毒系蕴郁血分,血液煎烁败坏,则紫黑顶枯,而无起浆之余地,此际泻大便既不合,惟以大戟之寒泄者,开通水道,俾血热得由马尔氏囊下输膀胱,热解毒去,毒去血清,而陷者举矣。”

1.5~3g。入丸、散服,每次1g;内服醋制用。外用适量,生用。

孕妇禁用。不宜与甘草同用。

关于京大戟“炮制”的讨论

京大戟为峻下逐水药,生品毒性较大,临床上常用其炮制品,最常用的是醋制法,包括醋煮法和醋炙法两类[中华中医药学刊,,29(3):],其中醋煮法是年版《中国药典》收载京大戟的唯一炮制方法。《雷公炮炙论》日:“凡使大戟勿用附生者,若服令人泄气不禁。”通过京大戟生品与不同醋浓度醋制品比较,在相同量煎煮、浓缩生药8g/ml的情况下,发现京大戟未炮制品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显著低于各浓度醋制品对小鼠的LD50,生品LD50为.35g/kg,而10%、30%、50%、70%的京大戟醋制品依次为.31g/kg、.43g/kg、.60g/kg、.49g/kg,京大戟经醋炮制后毒性作用显著降低(均为P0.05)[浙江中医杂志,,20(9):]。将生大戟与醋大戟对Raji细胞中Epstein-Barr病毒早期抗原表达的诱导表达情况进行比较,在加促癌物丁酸时,醋大戟的激活率比生大戟的激活率有所降低,降低率为79.71%[中华中医药杂志,,26(8):]。说明通过合理炮制,可降低和阻断京大戟的毒性及促癌物活性。

一、化学成分

本品主要含萜类成分:京大戟素,大戟醇等;黄酮类成分:大戟苷,大戟酸等;还含生物碱、有机酸、鞣质、树脂胶、多糖等。大戟苷为本品的有效成分,也是主要有毒成分。

二、药理作用

京大戟煎剂给小鼠灌胃,对电刺激显示一定镇痛作用,且随剂量增大而呈效果增加。京大戟的水难溶物、浓煎剂和醇提物对小鼠自发活动均显出镇静作用。大戟注射液能明显延长L白血病小鼠的生存期,阻断S期癌细胞;体外药物试验中,大戟注射液对KY细胞株S期细胞也具有明显阻断作用,且其对于正常人骨髓粒单细胞集落的抑制作用明显低于高三尖杉酯碱。大戟对小鼠表皮细胞的鸟氨酸羧酶具有早期诱导作用,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可能是促癌物。

三、临床新用

1.治疗骨折伤/术后并发症以大戟、甘遂、芫花、大枣水煎服,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胸腔积液、积血及下肢骨折或骨折术后合并重度肿胀患者例,服药3~5剂基本恢复正常,疗效满意[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7(2):51]。

2.治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以大戟、甘遂、芫花、白芥子、半夏等药所制消喘膏,贴敷于天突、定喘、肺俞等穴位,每年夏季头伏、中伏、末伏各贴敷1次,共贴敷3次。轻者贴敷1年,重者可连贴3年。结合中医辨证论治选用痰饮丸、金水宝胶囊、桂附地黄丸等中成药,并应用免疫疗法,治疗喘证、哮证、易感冒者共例,临床控制例,显效例,有效例,无效36例,总有效率95.3%[陕西中医,,33(4):]。

3.治疗百日咳以大戟、芫花、甘遂各等份,醋制焙干后,加粳米粉炒黄,混匀后炼蜜为丸,治百日咳36例,治愈23例,好转13例,总有效率%[河北中医,,33(5):]。

4.治疗高脂血症以大戟、甘遂、芫花等份,炼蜜为丸,治疗高脂血症30例,能降低TC、TG,升高HDL-C,其有效率与西药吉非贝齐胶囊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陕西中医,,27(7):]。

5.治疗多发性跖疣以大戟、三棱、莪术、山慈菇、鸦胆子等煎水外洗,治疗多发性跖疣35例,痊愈21例,好转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3.0%[陕西中医,,28(8):]。

6.治疗顽固性便秘以大戟研末,与大枣捣烂成膏,敷于脐部,点燃艾条在其上施灸,治疗顽固性便秘68例,治愈56例,有效6例,无效6例[中国民间疗法,,10(8):22]。

7.治疗局部静脉输液渗出以中药大戟、甘遂、巴豆、元胡、商陆研末制成药袋,使用时用生姜皮煎煮,取出布袋,温度降至40℃左右敷在渗出部位,中药组的消肿时间、改善血管充盈度及局部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均明显优于硫酸镁组、温热水组(均为p0.01)[医教研究,,21(4):23]。

8.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以大戟、甘遂研末外敷神阙、中极,兼八正散加减内服,治疗肛肠病术后尿缩留例,显效75例,有效33例,无效2例,有效率98.2%[湖北中医杂志,,25(1):43]。

附:红大戟

为茜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红大戟的干燥块根。主产于广西、广东、云南等地。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略烫,干燥。药材性状:气微,味甘、微辛。以个大、质壮实、根长肥壮、红褐色者为佳。其炮制品名有:醋红大戟。其性能、功效及应用皆与京大戟相似。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圆白癜风抗白梦
中华白癜风名医堂专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qshaonq.com/txzmzl/2180.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