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育儿
挥之不去的烦恼——小儿湿疹
湿疹是很多小孩都会遇到的。白嫩水滑的皮肤上发出一两个红色的皮疹,简直就是一粒某某打坏一锅汤;有时候一个长的蛮漂亮的小女孩,伸出手时却发现皮肤粗糙,颜色发红,甚至还有渗出液,感觉完美咋就这么难呢。
然而对小孩来说,这些还不是最痛苦的事,最痛苦的事是瘙痒难忍。寒冷的夜里,把手放被窝里吧,痒!不放吧,冷!真不知道如何是好。有些小孩就会出现烦躁,睡不好觉。年龄小的孩子还会哭闹。这些情况可能经久不愈,造成宝宝食欲和精神不佳,影响生长发育。
医学小贴士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在婴幼儿叫“奶癣”,是一种皮肤炎症性疾病,其主要是以皮肤反复瘙痒、起细小的红色斑疹、或丘疹为特点,有时会出现渗液,糜烂,最后结痂;有时皮疹表面会出现白色鳞屑;有时散在,有时成片;有时从一个地方蔓延至另外一个地方;瘙痒难耐,越抓越痒。
湿疹的根本原因是过敏。
西医观点
目前现代医学对此主要是外用药,包括润肤品,含锌制剂,或者含有激素的膏药,有时服用抗组胺的药物。
然而湿疹毕竟是从“里面”发出来的,有时候单纯的外用药物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尤其是部位比较多,面积比较大的湿疹,单纯的涂药膏经常力不从心。这个时候可以选择中医中药来治疗,有时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中医观点
湿疹属于中医学中的“湿疮”范围。中医认为本病与风,湿,热,和先天胎毒有关;初期多为实证,日久就有可能变成虚证,出现脾虚湿盛的虚实夹杂表现。临床主要分为风窜肌表,湿热内阻,脾气虚弱类型。
风窜肌表型的多为初发,斑、丘疹为主,流窜肌表,从一个地方蔓延到另外一个地方,瘙痒难忍。可以采用生地黄,防风,蝉衣,薄荷,地肤子,白癣皮等药物来治疗。
湿热内阻型的多表现为皮疹色红,甚至有有渗液,多数还伴随大便偏干,舌质红,舌苔偏黄等热证表现。可以采用白鲜皮,地肤子,苦参,土茯苓,生地黄,牡丹皮,赤芍,黄芩等药物来治疗。
脾气虚弱型多出现在反复发作之后,疹色偏淡,经久不愈,舌质偏淡,苔薄白。临床可以采用参苓白术散治疗。
上述推荐的方药可以内服,也可以煎水外涂,尤其是湿热内阻型效果更好。
李战医生温馨提示
对于湿疹的治疗,药物只是一个方面,我们还要在生活中细心观察,找出过敏原,包括食物和与皮肤接触的任何东西,包括衣物,护肤品,洗浴用品等等。
在饮食上要注意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这些对于预防湿疹的发作和加重也是非常重要的。
门诊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