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每年新发万起卒中事件,约有20-30%由房颤引起。在中国,卒中是死亡的首要原因,同时也是疾病负担的首要原因,尤其给患者家庭带来巨大经济负担;而患有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比普通人高出5倍。
随着老龄化加剧,房颤将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成为越来越常见的老年慢性疾病。
我国千万房颤病人70%是中风高风险人群“只要活得足够长,心肌纤维化,就有可能遭遇房颤。”谈到房颤的发病率问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葛均波院士表示,心脏的搏动就像是拳头打出再收回,房颤发作的时候,心脏乱跳,就像拳头无法握紧,也就打不出去。心脏供血不足导致脑缺血,也就是脑卒中;除此之外,血管里形成血栓掉下来会形成栓塞,堵在肠系膜动脉导致肠坏死,堵在肾脏导致肾栓等,如果堵住肺脏,也可能瞬间致命。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30岁至85岁居民中有万房颤患者,房颤患病率达0.77%,最近有数据统计我国房颤患者目前约有万。
“一直以来房颤发病率都被我们严重的低估了。因为以往筛查只能通过问诊或是做心电图,但随着诊断水平的提高,筛查手段大大增加,很多隐匿的房颤患者被检查出来。”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会长韩雅玲院士表示,预防减少卒中将大大降低个人和国家的医疗成本,防治房颤就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房颤治疗有三种方法这种手术一劳永逸1.抗凝治疗,两成患者难耐受
“房颤卒中的预防中,抗凝治疗是其核心策略,目前的口服抗凝药的治疗策略也对很多患者有效。但这对口服抗凝药有禁忌症,且长期服药依从性不佳的房颤患者就有问题了。”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主任委员黄德嘉教授介绍,一千万患者中,约有20%的患者无法耐受抗凝药物,服药后可能胃肠道就产生反应,出现胃肠道出血。此外,很多患者年龄较大患者容易忘记服药。而对于抗凝药物而言,漏服,少服或者没有服用,对患者的影响都非常大。
医院心内科王祖禄教授指出,另外服用抗凝药物,也面临出血的风险。”
2.射频消融,只适合某些房颤
“有一些特定部位的房颤我们可以找出进行射频消融的方式治疗。但不是所有的射频消融都能找到靶点,特别是针对心肌纤维化的房颤。”葛均波院士说。
3.左心耳封堵术,
一劳永逸有效降低卒中风险
最近几年随着介入医学的发展,随着人们对心脏结构认识情况不断提高,发现了左心房的右前方有个向前突出的部分,叫左心耳。心房内壁光滑,心耳内壁梳状肌发达而不光滑。一旦发生房颤,这里不光滑的地方就容易产生血栓。如果能用个类似香槟酒瓶塞那样把这里的间隙堵住就好了,于是,左心耳封堵术应运而生。
“对于解决房颤患者的血栓管理,尤其是针对临床上服药依从性差、出血风险高等高危人群,左心耳封堵术的意义重大,相信在未来左心耳封堵毫无疑问地会成为治疗房颤,尤其高栓塞性房颤的主要手段。”葛均波院士解释道,就临床上的高危病人,如服药依从性差、出血风险高等,那么,左心耳封堵术显然意义重大。因为这是个一劳永逸的方法。所以就这点而言,对这些高危人群,左心耳封堵就优于抗凝药。在未来左心耳封堵毫无疑问地将成为治疗房颤,尤其高栓塞性房颤的主要手段。
黄德嘉教授介绍,在国外,WATCHMAN?左心耳封堵术应用于临床已久,临床证据及经验已十分丰富,经过十多年临床反复实践,是预防房颤卒中或栓塞非常有效的治疗技术。近年来,该手术开始在我国广泛使用。去年,我国完成了大约例左心耳封堵术。医院都开展了这样的技术,为患者解决房颤卒中或栓塞的预防问题。因为亚裔人群颅内出血风险较高,所以这种技术让这类患者获益更大。
72小时全球手术直播探讨左心耳封堵术日前,72小时全球左心耳封堵手术直播活动在医院正式开启,中国境内共设置三个主会场,分别是医院、医院、医院。由多国专家共同携手,在三天72小时内通过视频的方式,在全世界各地对左心耳封堵术进行讨论和学术交流。
72小时里,全球顶尖专家共同研讨并完成的多台手术就是——WATCHMAN?左心耳封堵术。这是一项通过微创手术,阻止房颤发生成为卒中或血栓栓塞致命的非常有效的治疗技术,去年,我国完成了大约例左心耳封堵术。WATCHMAN?左心耳封堵术可以有效预防卒中,患者能一定程度摆脱口服抗凝药物的困扰,及用药出血等风险。对于高出血风险、不愿意或难以遵医嘱长期规矩服用抗凝药物的病人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点击下方关键字
获取更多健康知识
感冒丨咳嗽丨咽炎丨溃疡丨腹泻
高血压丨高血脂丨高血糖丨痛风
糖尿病丨心脏病丨关节疼丨肩周炎
颈椎病丨脱发丨减肥丨腰疼丨胃疼
牙疼丨失眠丨强肾丨养心丨补肺
每天一分钟,健康又轻松
分享实用有效的养生治病知识
与医生在线互动交流
上亿人已经受益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