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手足癣的症状
股癣怎么治疗
桃花癣的症状
脚癣怎么治疗
体癣怎么治疗
圆癣怎么治疗

全面治疗房颤三种措施要知道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心律失常之一,患者常说心律不齐,自我感觉心跳十分不整齐,毫无规律,很可能是房颤发作;发作时常有胸闷、心悸、气短等不适,也可能出现乏力、出汗、恶心,病情加重诱发心衰,甚至导致心源性脑卒中!医生听诊心律绝对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电图表现:正常的窦性心律消失、心房率-次/分、QRS波节律绝对不等(即心律绝对不齐),其中心律绝对不齐是房颤相较其他心电图比较有特点的一个表现。

针对房颤相信大家都已经有所了解,近期在门诊有很多患者比较关心房颤的治疗方法,今天我就来分享治疗房颤的方法,让大家全面了解房颤。

药物控制

心室率

房颤心慌症状的明显的。是心跳快、紊乱造成的,所以要控制心跳的频率,同时,心室跳的太快了不光难受,心脏功能也不行,房颤时,心输出量下降25%,休息时心律60-80次每分,活动时心律90-次。所以,控制心室率是一个重要原则。

控制房颤发作时的快速心室率,可消除急性血流动力学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运动耐量,预防心动过速心肌病。

首先是吃药,药物控制,目前,国内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包括胺碘酮、普罗帕酮、索他洛尔等,美托洛尔等药物不良反应大,长期服用可导致心脏或心脏外不良反应。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目的在于减轻房颤相关症状,但维持窦性心律的效果有限,主要表现为减少房颤发作而不是消除房颤,药物的促心律失常效应和心外不良反应也很常见。同疗效相比,更应重视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的安全性。

抗凝药物

防血栓

抗凝治疗可以有效预防房颤的卒中和其他血栓栓塞并发症。

抗凝治疗可使卒中风险降低60%~70%。国际上公认的CHA2DS2-VASc积分可用来指导患者抗凝治疗。CHA2DS2-VASc积分:心力衰竭、高血压、糖尿病、血管病、女性和年龄65~74岁分别为1分,既往栓塞史和年龄75岁及以上分别为2分,总分≥2分的患者,即为卒中高危患者,应规律服用抗凝药物。

此抗凝药物主要指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药(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阿哌沙班等),不包括阿司匹林。阿司匹林仅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卒中,其胃肠道出血和颅内出血风险并不低,房颤卒中高危患者应用阿司匹林无效,低危患者应用阿司匹林风险大于获益。

华法林作为口服抗凝药物有很久远的应用历史,但该药和很多食物药物有相互作用,影响药效,在服用期间需经常抽血化验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调整剂量,控制INR在2.0~3.0,才能既减少出血风险,又能有效抗凝。因这一弊端,导致华法林的服药依从性不佳,统计发现接受华法林治疗的房颤患者1年内约30%停药。

与华法林相比,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具有起效迅速,剂量固定,与食物药物相互影响小等优点。目前,研究表明,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相比华法林出血风险小,尤其是颅内出血风险降低。但新型口服抗凝药物中除达比加群酯有研发的有效拮抗剂外,其余药物尚缺乏临床应用的拮抗剂,安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虽然抗凝药物是把双刃剑,存在出血风险,但是对于卒中高危患者而言,抗凝利大于弊。然而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房颤抗凝现状堪忧。全球房颤患者抗凝药物应用率约34.4%,而中国仅达到13.5%。让房颤患者尽早意识到自身危险,建立抗凝意识,迫在眉睫。

研究表明,非瓣膜房颤90%以上血栓来自左心耳。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可通过预防左心耳血栓形成,达到预防卒中目的。可作为抗凝药物的补充替代治疗。

有高卒中风险或高出血风险的,有做过冠脉支架和有脑卒中及出血史的。需要左心耳封堵替代抗凝药物。有心脏外科指征的。做外科手术的同时切除或结扎左心耳。

射频消融手术

射频消融手术治疗房颤:转复房颤心律,使之恢复并且长期维持正常窦性心律。导管消融治疗可根治房颤。研究表明导致房颤的异常电活动绝大多数来自肺静脉,通过导管消融可隔离肺静脉传导的异常电活动,达到根治房颤目的。

有房颤消融和封堵适应症的可同时完成。称一站式治疗房颤。是最完美的房颤治疗方法!

总结

发现房颤一定要及早治疗,选择合适的治疗措施来保证自身的健康。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原创文章转载需告知

孙俊华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公益援助
白癜风诊疗目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shaonq.com/szxdzz/2827.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