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笔华医话》可以订阅!
论阳痿的证治
江苏省无锡市华源中医养生堂
王晓雷主任
关于阳痿一病的临床辨证论治,其证多由肾经亏损,命门火衰,精气虚冷引起,十居七八。
此外,临床上又有忧思太过,抑损心脾,则病及阳明,水谷气血之海有气亏伤而致病。经曰:“二阳之病,发于心脾”,即此之谓。
又有大惊卒恐,能令人遗尿,即伤肾之验。经曰:“恐惧伤精,骨酸痿厥,精时自下。”
又有肝肾湿热,以致宗筋弛纵者,亦为阳痿。治宜清火以坚骨,然必有火证、火脉,内外相等者,方是其证。而此仅有之耳,须当细辨。
一、肾经亏损,命门火衰,精气虚冷的阳痿
临床上由肾经亏损,命门火衰,精气虚冷引起的阳痿,治疗上用八味地黄丸温阳补肾,滋补肾经虚损而见阳痿的患者,依据病情可以适当久服多服,通过温补肾阳,化气行水。可以明显改善肾虚甚或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等症状。若是患者阴虚较甚,可以加重熟地用量。若是患者阳虚较甚,可以多加桂附的用量。若是患者脾胃虚甚,可以多加炒山药的用量。若是脾胃虚寒,则去掉丹皮。若是患者先天不足,可以酌情增加鹿茸。若是患者气虚较甚,可以加人参,或用人参汤送服。脾虚较甚,可用小米汤送服。若是患者虚火较甚,可用淡盐汤送服。冬季寒冷,患者可用温酒送服。夏天津伤,患者可用参麦饮送服。气虚下陷的患者,可用补中益气汤送服。心脾两虚的患者,可用人参归脾汤送服。如是这样,则可使患者五脏平和,精血元气日长,输归储藏于肾,而见元阳自旺而雄风勃起。假若人们厌常喜新,皆未得生精填髓之至理妙趣,而能参透药性之精微奥秘。
仙传斑龙丸治疗肾火不甚衰弱,只因气血薄弱而阳痿的患者。药用鹿角胶、鹿角霜、菟丝子(酒蒸,晒干)、熟地各g,柏子仁(去油)g,白茯苓、炒补骨脂各g。
将鹿角胶加酒溶化与上药制成糊丸,淡盐汤,空心服下,每次15g,早晚各一次。
用人参归脾汤治疗思虑惊恐而见阳痿的患者。必须培补心脾,使气血渐充,则冲任始振,而元阳可复,雄風再现。
人参12g、黄芪(炙蜜)15g、白术15g、当归15g、茯神15g,酸枣仁(炒研)12g、远志6g,甘草(炙)6g、陈皮6g、桂圆肉12g。莲子肉12g。如无气滞,不用木香。
用加味七福饮治忧思恐惧太过的患者。症见阳气损抑,治疗必须益火补肾,乃有生意盎然。
人参12g、熟地15g、当归12g、白术15g、枸杞15g、甘草炙10g、肉桂6g、附子10g、山萸肉12g、酸枣仁12g、远志6g。
空心温服。如梦遗虚滑,加牡蛎15g、莲须12g、龙骨15g。
用滋阴八味丸治阴虚火盛,下焦湿热,以致宗筋弛纵的患者。
熟地黄(清水煮,捣烂入药)g,山茱萸(去核,酒拌蒸,晒干炒)g,牡丹皮(焙)90g,怀山药两(炒黄)g,茯苓(人乳拌透,晒干焙)90g,泽泻(淡盐水拌炒)60g,麦门冬(炒)90g,五味子(每个铜刀切成2片,蜜酒拌蒸,晒干焙)30g,肉桂(临磨刮去粗皮)(不见火)30g,制附子(切片焙)30g。加炼蜜为丸,每天两次,每次12g早晚空腹淡盐水服下。
临床上之医生指导下,可用简易方治肾虚阳痿。
蛇床子g、五味子g、菟丝子g、韭菜籽g、覆盆子g,为末,蜜丸,每日三服,每次10g,温服。
二、肝经湿热阳痿
明代医学家薛立斋曰:“按阴茎属肝之经络,盖肝者木也,得湛露则森立,遇酷暑则萎悴。若肝因湿热为患者,用龙胆泻肝汤,清肝火,导湿热。若因燥热为患者,用六味丸,滋肾水、养肝血而自安。至于固本丸、坎离丸,俱属沉寒,非肠胃有大热者不宜用。”
1、龙胆泻肝汤
组成:龙胆草(酒炒)6g,黄芩(酒炒)9g,山栀子(酒炒)9g,泽泻12g,木通9g,车前子9g,当归(酒炒)8g,生地黄20g,北柴胡根10g,生甘草6g。水煎服,亦可制成丸剂,每服6-9g,日两次,温开水送下。
功用: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
主治:1.肝胆实火上炎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舌红苔黄,脉弦细有力。
肝经湿热下注证。阴肿,阴痒,筋痿,阳痿,阴汗,小便淋浊,或妇女带下黄臭等,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
方义:本证多由肝胆实火上炎,肝胆湿热下注所致,治疗以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为主。肝经绕阴器,布胁肋,连目系,入巅顶。肝胆实火上炎,上扰头面,故见头痛目赤;胆经布耳前,出耳中,故见耳聋、耳肿;舌红苔黄,脉弦细有力均为肝胆实火上炎。肝经湿热下注,故见阴肿,阴痒,阳痿、阴汗,妇女带下黄臭。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既能清利肝胆实火,又能清利肝经湿热,故为君药。黄芩、栀子苦寒泻火,燥湿清热,共为臣药。泽泻、木通、车前子渗湿泄热,导热下行;实火所伤,损伤阴血,当归、生地养血滋阴,邪去而不伤阴血;共为佐药。柴胡舒畅肝经之气,引诸药归肝经;甘草调和诸药,共为佐使药。
配伍特点:泻中有补,利中有滋,降中寓升,祛邪不伤正,泻火不伤胃。
运用:本方用于肝经火热实证、湿热下注证,临床应用以头痛目赤,胁痛,口苦,阴肿,阴痒,小便淋浊,或妇女带下黄臭,舌红苔黄,脉弦细有力为辨证要点。
加减化裁:肝胆实火热盛,去木通、车前子,加黄连泻火;若湿盛热轻者,去黄芩、生地,加滑石、薏苡仁以增强利湿之功;阴囊囊肿,红热甚者,加连翘、黄芩、大黄以泻火解毒。
禁忌:方中药多苦寒,易伤脾胃,故对脾胃虚寒和阴虚阳亢之证皆非所宜。
2、固本丸
《朱丹溪医学全书》:“固本丸,人参、生地、熟地、天冬、麦冬各二两,黄柏、知母、牛膝、杜仲、龟版、五味、茯神、远志各一两。上末之,酒糊丸。脾胃怯加白术,明目加枸杞子。”
3、坎离丸
其功效主要是治疗虚损之症。以下主要对《摄生众妙方》卷二中的坎离丸进行介绍。
后坎离丸((医学入门》卷七)。
当归(全用好酒浸洗三日,晒干,锉碎)白芍药(温水洗,锉碎,用好酒浸一日,晒干,炒赤)川芎(大者,小者不用,清水洗净,锉碎)各g厚黄柏(去皮)g(60g酒浸,60g盐水浸,60g人乳浸,60g蜜浸,俱晒干,炒赤)知母g(去毛,四制,与黄柏同)熟地黄g(怀庆者佳,g用砂仁,g用白茯苓同入绢袋,入好酒ml煮干,去砂仁、茯苓二味,只用地黄)
上六味药,研制,和合一处,平开0.9~1.2厘米厚,夜露日晒,三日三夜。用正冬蜜g,加水g,共炼至滴水成珠,再加清水ml,煎滚,和前药,丸如梧桐子大。每服80~90丸,空腹时用盐汤送下,冬月用温酒送下。
久服生精益血,升水降火。
坎离丸-《活人方》卷七
《活人方》卷七。
熟地g山萸肉g(连核)山药g牡丹皮g茯苓90g芡实90g莲须90g知母90g黄柏90g远志肉60g龙骨60g牡蛎粉60g
金樱子熬膏和丸。早晨空腹时用参汤或白滚汤吞服6~9g。
滋肾水,泻心火,交通心肾。
痨瘵。肾水不足,心火旺盛,虚烦不眠,腰膝酸疼,夜多异梦,遗精滑泄,淋浊梗塞,甚至肌消骨痿,形神困乏,五心烦热,骨蒸盗汗,痰嗽咳血,声嘶音哑。
笔者参加世界中联肾病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与同仁们合影留念
联系
新浪博客: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