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手足癣的症状
股癣怎么治疗
桃花癣的症状
脚癣怎么治疗
体癣怎么治疗
圆癣怎么治疗

赵智强教授寒温并用治疗骶髂关节炎坐骨神

九九歌曰:“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南京刚刚结束的大雪,在带给我们久违的视觉享受的同时,也把我们带到了深冬时节。寒冷的天气总是让一些怕冷的朋友感到煎熬,学生瑟瑟发抖的手握不住笔,老爷爷老奶奶则在家里暂避风寒。

怕冷的小编以为认真保暖是很有必要的,在此给大家几点建议:一要注意生活习惯,要吃暖穿暖,避免饥寒交迫,不要长时间在户外逗留;二要注意下肢保暖,俗话说“冻人先冻腿”,不要穿得太过单薄,鞋子也要穿厚;三要注意头颈部保暖,颈项部有风池穴与风府穴,易受风邪的侵袭,有颈椎病的朋友更要注意这方面的保暖。

有些小伙伴冬日手脚冰凉,易患冻疮;有的中老年人关节疾病较重,疼痛剧烈。一般来说,这些问题,中医都有不错的效果。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痹症”(以疼痛、肿胀、拘挛僵直为主症,包括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等多种骨关节受累疾病。)的治疗。

痹证,是因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肌骨之间,而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的病证。《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但就痹而言,外邪作用于人体发病后,在其久延不愈反复消长过程中,外入之邪,未必始终羁留不去,每因内外相引,同气相召,进而导致风、寒、湿、热内生,成为久痹的病理基础,若复感外邪,又可促使病情愈益发展严重。

赵智强教授每根据病人病情的寒热、虚实、新久等因素,综合辨证,概括出核心病机,选择恰当方药进行治疗,对有需要的患者,另结合外用药浸洗。多法配合,病情每可快速控制,疼痛大幅缓解。现举赵老师治疗病程长达十余年的“骶髂关节炎、坐骨神经痛”一例,供大家参考。

患者某,女,年近不惑。年12月25日初诊。右下肢外后侧疼痛十余年,尤以臀部为著,以冷痠痛为主,得温方缓。病痛以冬令为剧,常因疼痛难以活动而卧床。医院查为“骶髂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面部色素沉着,尤以额部、颧部及颞部程度较剧,曾有“慢性盆腔炎”史,带下量多,异味较重,有时小溲黄而灼痛,大便干结难解。苔薄,舌质稍暗,脉细弦。今查X线提示:1.右侧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2.左侧骶髂关节轻度退变。

辨证:冷寒顽痹,仄阻气血,湿热下趋。

治法:温经散寒,活血止痛,佐以清利。

处方:生麻黄4g,细辛3g,制乳香6g,制川草乌各4g,炙全蝎5g,制大黄10g,淡苁蓉10g,秦艽10g,骨碎补12g,红花10g,炒苍术10g,黄柏10g,川牛膝10g。7剂,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温服。

年元月1日二诊:药后右侧臀部疼痛时间缩短,但程度仍著,尤以活动与久坐后为显,大便干结缓解。苔薄,舌质稍暗,脉小弦。

处方:初诊方,加炙蜈蚣一条。21剂,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温服。

年元月22日三诊:右侧臀部疼痛程度显减,时间亦短,带下已少,面部色素转淡,大便亦调。苔薄,舌质淡,脉细弦。

处方:初诊方,加凌霄花10g,炙蜈蚣一条,火麻仁12g。28剂,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温服。

年2月26日四诊:诉髋关节疼痛基本告愈,面部色素亦淡,大便已调。苔薄,舌质紫,脉细弦。今日X线示:右侧骶髂关节未见异常。

处方:初诊方,去红花;加凌霄花10g,紫草10g,炙蜈蚣一条,白芷10g。14剂,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温服。

赵教授按语

1.本案系寒湿与湿热蕴结下焦而病。寒湿痹阻下肢经脉,故见右下肢疼痛,得温方缓;湿热蕴结下焦,带脉失约,故见带下量多,异味较重,小溲灼热,大便干结等。

2.初诊方仿麻附细辛汤与三妙散之意,治分两途,一则温经散寒,活血通脉止痛,药如生麻黄、细辛、制乳香、制川草乌、淡苁蓉等;二则清利湿热,以复带脉约束之能,药如炒苍术、黄柏;因本病日久,故方中尚应加入活血与虫类搜剔之味,药如炙全蝎、制大黄、秦艽、骨碎补、红花、川牛膝等。

3.对机体疼痛,常用的中药有:制川草乌、制南星、秦艽、片姜黄、制乳香、细辛、九香虫等,可视病情酌入使用。患者面部色素沉着较剧,故自三诊后伍入凌霄花、紫草等,并加白芷引经,以加强面部色素的消散。

至精|至诚|至真|至善

中医赵智强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qshaonq.com/jxzmzl/47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