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手足癣的症状
股癣怎么治疗
桃花癣的症状
脚癣怎么治疗
体癣怎么治疗
圆癣怎么治疗

中医冻疮治疗方法汇总欢迎补充

冻伤俗称“冻疮”,主要由于皮脂腺排泄管阻塞,皮脂腺囊状上皮被逐渐增多的内容物膨胀所形成的潴留性囊肿。其特点为缓慢增长的良性病变。囊内有白色豆渣样分泌物。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多见,好发于头面、颈项和胸背部。冻伤突出于皮肤表面,一般无自觉症状,如继发感染时可有疼痛、化脓。

冻伤突出于皮肤表面,好发于皮脂腺丰富部位,如头皮、颜面、胸背等处,多数生长缓慢。未合并感染时,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肿物呈球形,单发或多发,大小不等,小者数毫米,大者近10厘米。中等硬度,有弹性,高出皮面,与皮肤有粘连,不易推动,表面光滑,无波动感,其中心部位有针头大脐孔凹样开口,呈蓝黑色,形如针头粉刺,挤压可出豆腐渣或面泥样内容物,内容物为皮脂和破碎的皮脂腺细胞,常有腐臭味。冻伤癌变极为罕见,但易继发感染,若并发感染可出现红、肿、热、痛炎性反应。囊肿在外力下可以破裂而暂时消退,但会形成瘢痕,且易于复发。

1.五味香精方治疗冻疮

穿墙风、过江龙、薄荷脑、桂枝、细辛,等份加香精制成药液

每日外搽2-3次,7天为1疗程,不愈者停药2-3天,再进行第2疗程

消肿止痒,通经活络

冻疮

患者使用本方后,患处有明显的舒适感,可见皮肤由白逐渐转红,证实这类药物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能改善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

2.治疗冻疮中医三方

樟脑25克,海螵蛸10克,凡士林克

调成膏状,外敷溃疡疮面

对于顽固型冻疮可配合内服中药治疗:

党参9克,黄芪15克,附子6克(先煎),桂枝9克,当归9克,丹参9克,陈皮6克

患部寒凉显著者加干姜6克,炙甘草6克;

血瘀证显著者加桃仁红花各9克。

当归12克,桂枝12克,淫羊藿12克,姜黄12克,细辛9克,生姜4片(后下)

水煎服,每天1剂

伴畏寒怕冷者加附子6克(先煎)、巴戟天9克,鹿角霜9克;

伴气血两虚者加党参12克,黄芪12克;

伴冻疮溃烂且久治不愈者加白蔹12克,肉桂6克,黄芪6克。

黄芪15克,当归15克,川芎12克,丹参15克,吴茱萸12克,生姜4片(后下)、赤芍12克,白芍12克,鸡血藤15克,透骨草20克

水煎服,每天1剂

本方适用于面色无华,神疲肢倦,气短懒言,手足冰凉,舌淡苔簿白,脉浮数者,以及患处起水泡,破溃糜烂流液,遇冷则痒痛加剧者。

3.复归方治疗冻疮

当归浸膏20克、干姜粉20克、薄荷脑0.5克、甘油10克、凡土林29.5克、羊毛脂20克

取当归浸膏、凡士林、羊毛脂置容器中,水溶加热溶化,冷凝前加姜粉、薄荷脑(研细末)搅匀即成。

当归浸膏10克、血竭10克、硼酸2克、鱼肝油15克、桉油3克、凡士林30克、羊毛脂20克

取当归浸膏、鱼肝油、桉油、凡士林、羊毛脂置容器中,水溶加热溶化,冷凝前加血竭、硼酸(共研细末)搅匀即成

两方均每日外搽2-3次

活血散瘀,润肤消肿

冻疮

当归浸膏制法,将当归切碎水浸渍48小时后,煎熬30分钟过滤,反复3-4次,收集滤液,60℃以下蒸发至稠膏状。

(1)方主要用于红斑水肿期,(2)方则用于水疱糜烂期。

4.复合一枝黄花方治疗手足皲裂及合并手足癣

一枝黄花10克、羊蹄根10克、吡癣净80克

搅拌均匀即成。每日外搽2次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杀虫治癣

手足皲裂及合并手足癣

一枝黄花为菊科植物,味辛苦性微寒,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据抗菌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红色癣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羊蹄根外用能治疥疮、顽癣、秃发等病;

吡癣净为制造维生素B6过程中的副产品,内含20%的冰醋酸,有抑制真菌作用,并有剥脱角质的功能,故能杀灭真菌,使角质层逐渐恢复正常;

20%冰醋酸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因而本方较适宜用于皲裂较轻,或水疱型、鳞屑型、增厚型手足癣而无皮肤Ⅲ度皲裂者。

5.紫红归方治疗冻疮

紫草、红花、当归,等份的粗提物按常规方法制成软膏,浓度均为10%

每日外搽3次,用药后作轻度按摩

祛瘀,解毒,止痛

冻疮

本方取红花、当归活血祛瘀,止疼痛;以紫草凉血清热,治冻疮溃疡。因此,无论是未溃或已溃之冻疮皆可使用本方。

6.二乌茴香酒治疗冻疮

川乌30克,草乌30克,小茴香30克,樟脑30克,红花20克,桂枝15克

酒精浸泡一周,以药酒揉搓局部

偏方治冻疮七则

取桂枝50克,紫苏50克,加水煎煮,浸泡患处,每天3~4次。

新鲜桔皮3~4个,生姜克,加水毫升,煎煮30分钟,连渣取出,浸泡并用药渣盖过患外。

取夹竹桃叶50克,加水毫升,煎水浸泡患处,注意有溃疡时禁用此方。

取紫草克,芦根克,加水0毫升,煎至0毫升后,滤出煎液,使煎液自然冷却至不感烫手为宜,浸泡患处,每天3~4次。

取冬瓜皮克,川椒20克,肉桂20克,加水0毫升,煎至毫升,待水温自然降至不烫手时,浸泡患处,每天3~4次。

取红花30克,石菖蒲50克,以60℃以上的白酒浸泡,7天后过滤药液,以药液涂于未溃烂之冻疮处,每天3~4次。

山楂去核捣烂,敷于患处,用纱布包3天,对于复发性冻疮有很好的疗效,注意有溃疡时禁用。

7.薄盖灵芝方治疗冻疮

取薄盖灵芝,按常规方法制成软膏,浓度约为10%

每日外搽2-3次,每次涂药后轻揉1-2分钟,若有溃疡者应先用消毒药水清洗后涂药膏,再用纱布包扎,连续治疗

扶正固本,解毒收敛

冻疮

薄盖灵芝含有烟酸、五羟甲醛等具有扩张血管作用和某些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成份,对动物冻疮试验证明,该药能促进冻疮皮损愈合,防止感传。本方治疗冻疮的作用可能与以上成份有关。

8.桔皮生姜方治疗冻疮

鲜桔皮3-4个、生姜30克

将上药加水约毫升煎煮30分钟后连渣取出待水温与皮肤接触能耐受为止,浸泡并用药渣覆盖患处,每晚1次,每次30分钟,一般用药2-4次即可,如果冻疮发生在耳轮或鼻尖时,可用毛巾浸药热敷患处。如有破溃者应涂消炎膏以保护疮面,促进愈合

散寒消肿止痛

冻疮

本方采用辛温散寒之桔皮、生姜,加水煎煮浸泡患处,以达活血散寒、消肿止痛之功。据现代药理研究,桔皮含挥发油,有增速血流,并有抗毛细血管脆性的作用,生姜能使血液循环加快。

9.新当归方治疗冻疮

当归10克、芍药10克、桂枝6-10克、细辛3-8克、炙甘草6克、木通6克、大枣15克

水煎服。7日为1疗程,可连服1至4个疗程

温阳活血通络

冻疮

伴畏寒、手足冰冷和青紫明显者加吴茱萸6-10克、干姜6-10克、附子6-10克;

伴冻疮斑块、结节或冷性脂膜炎者加鸡血藤10-15克、丹参10-15克、首乌10-15克;

有红肿、水疱、溃烂者加野菊花10-15克、马勃10-15克、生苡仁10-15克、白术10-15克;

痒剧者加白藓皮12克、刺蒺藜12克;

病变部位于下肢者加牛膝22克、防己22克

本方内服后,可将每剂药渣加水毫升煎后热敷或洗涤患处,每日2次,每次15-20分钟。

一般不再内服和外用其它药物。

对伴有溃疡、感染或脂膜炎的患者,需治疗3-4个疗程,方能见效,因为这些属于本病的合并症或继发损害,故应排除其对该方疗效的影响。

对冻疮溃烂者可适当涂搽抗生素软膏。

对复发者可在来年冬季之前服用本方,能预防本病的复发和减轻发病症状。

10.桂附煎治疗冻疮

桂枝20克,红花20克,附子20克,荆芥20克,紫苏叶20克,加水0毫升

煎液浸泡患处,并用药渣揉搓患部

11.红花治裂方治疗手足皲裂

红花5克、白芨4克、松香5克、黄蜡5克,凡士林克

制成软膏剂型,每日外搽3次。1个月为1疗程

活血止痛,祛瘀生新

手足皲裂

本方以红花活血通脉,祛瘀止痛,散肿生新,配以白芨、松香、黄蜡、凡士林收敛滋润皮肤,共奏疗效。

12.用艾草足浴包,泡脚,洗澡,一步到位!

艾草足浴包的功效

艾叶味辛、苦,性温;归脾、肝、肾经;芳香温散,可升可降;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降湿杀虫的功效;艾叶泡脚还可以很好地祛寒湿、降肝火。此外,艾叶还有药用价值,有抗菌、平喘、利胆、止血等功效。

锶淇足浴包:改善睡眠、驱寒除湿、预防感冒。

古人养生经验中有俗话说:“晨练三百步、晚间一盆汤”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赞赏

长按







































白癫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钙泊三醇软膏


转载请注明:http://www.qshaonq.com/jxzmzl/1104.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