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配伍:
治糖尿病常配伍苍术、知母、地锦草、生蒲黄等
附方
1)治脏毒赤白:地锦草采得后,洗,暴干,为末,米饮服一钱。(《经验方》)
2)治细菌性痢疾:地锦草一两,铁苋菜一两,凤尾草一两。水煎服。(《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3)治血痢不止:地锦草晒研,每服二钱,空心米饮下。(《乾坤生意》)
4)治胃肠炎:鲜地锦草一至二两。水煎服。
5)治感冒咳嗽:鲜地锦草一两。水煎服。
6)治咳血、吐血、便血、崩漏:鲜地锦草一两。水煎或调蜂蜜服。(④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药》)
7)治小便血淋:血风草,井水擂服。(《刘长春经验方》)
8)治妇女血崩:草血竭嫩者蒸熟,以油、盐,姜腌食之,饮酒一、二杯送下,或阴干为末,姜、酒调服一、二钱。(《世医得效方》)
9)治功能性子宫出血:地锦草二斤。水煎去渣熬膏。每日二次,每服一钱半,白酒送服。(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10)治金疮出血不止:血见愁草研烂涂之。(《世医得脱水的地锦草效方》)
11)治牙齿出血:鲜地锦草,洗净,煎汤漱口。(《泉州本草》)
12)治湿热黄疸:地锦全草五、六钱。水煎服。(《江西民间草药》)
13)治脾劳黄疸:草血竭、羊膻草、桔梗、苍术各一两,甘草五钱。为末,先以陈醋二碗入锅,下皂矾四两,煎熬良久,下药末,再入白面,不拘多少,和成一块,丸如小豆大,每服三、五十丸,空腹醋汤下,一日二服。(《乾坤生意秘韫》如圣丸)
14)治奶汁不通:地锦草七钱。用公猪前蹄一只炖汤,以汤煎药,去渣,对甜酒二两,温服。(《江西民间草药》)
15)治小儿疳积:地锦全草二、三钱。同鸡肝一具或猪肝三两蒸熟,食肝及汤。(《江西民间草药》)
16)治项虎(对口疮):鲜地锦草加醋少许,捣烂外敷。(《福建中草药,)
17)治痈疮疔毒肿痛:鲜地锦草,洗净,和酸饭粒、食盐少许敷患处。(《泉州本草》)
18)治风疮疥癣:血见愁草同满江红草捣末敷。(《乾坤生意秘韫》)
19)治臁疮烂疮:斑鸠窝为末外搽。(《贵阳民间药草》)
20)治缠腰蛇(带状疱疹):鲜地锦草捣烂。加醋搅匀,取汁涂患处。(《福建中草药》)
21)治咽喉发炎肿痛:鲜地锦草五钱,咸酸甜草五钱。捣烂绞汁,调蜜泡服。日服三次。(《泉州本草》)
22)治火眼:斑鸠窝熬水洗,或蒸猪肝食。(《贵阳民间药草》)
23)治跌打肿痛:鲜地锦草适量,同酒糟捣匀,略加面粉外敷。(《湖南药物志》)
24)治蛇咬伤:鲜地锦草捣敷。(《湖南药物志》)
25)治赤白痢:用地锦草洗净、晒干,研为末,米汤送服一钱。
26)治妇女血崩:用嫩地锦草蒸熟,加油、盐、姜调食,并喝一、二杯送下。又言:地锦草阴干,研为末,姜、酒调服一、二钱,一服即可止崩。
27)治小便血淋:用地锦草加水捣服。
28)治刀伤出血不止:用地锦草捣烂涂上。
29)治风疮癣疥:用血见愁草同满江红草一起捣成末,敷患处。
30)治趾间鸡眼:先割破,令出血,用地锦草捣烂敷上,甚效。
31)治黄疸:用地锦草、羊草、桔梗、苍术各一两,甘草五钱,共研为末;另以陕西省醋二碗与皂矾四两,同熬匀后,将近药末投入,再加白面适量和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空心服,醋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32)治阑尾炎(锦草解毒汤):地锦草1两,陈槐花5钱,白头翁3钱,侧柏炭3钱,地榆炭1钱,祁艾炭1钱,金银花3钱半生半炒,山药5钱半生半炒,台党参8钱,黑芥穗2钱,粉甘草3钱,茯苓5钱,连翘2钱,菖蒲2.5钱,蒲公英5钱。水煎,分两次空心服,每日早晚各服一次。此方治疗肠痈,以地锦草为君,凉血解毒为主,佐以参、苓、山药,菖蒲等强壮健胃剂,标本兼治。
临床应用
1、治疗菌痢、肠炎及其他肠道传染病
据江西、江苏、浙江及山东等省的部分地区报道,采用单味地锦草共治疗菌痢例,肠炎例,治愈率95~98%。
剂量:每日约鲜草2两,或干草1两。
用法:一煎剂:每毫升含生药克,每次服50毫升,每日3次,儿童酌减;二酊剂:地锦草1斤加入30%酒精0毫升,浸泡24小时,成人每次服15~20毫升,每日3次;三片剂:地锦草煎汁浓缩制成颗粒,压片,每片相当于地锦草2.5克;成人每次4片,每日3次,儿童酌减;四针剂:每毫升含生药相当于3克,每日肌肉注射2~3次,每次2毫升。用药后多数在1~2天内控制腹泻和发热。疗程最短1天,最长5天,均未发现副作用。也可采用地锦合剂治疗肠道传染病:一地锦草克,煎成0毫升煎液,冷却后加复方樟脑酊20毫升。日服3次,每次毫升。治疗急性胃肠炎15例,菌痢6例,全部有效。二地锦草1.5两,青木香3钱,煎成毫升;3岁以上每次15毫升,3岁以下10毫升,均日服3次。对伴有严重脱水及酸中毒者,须常规补液。治疗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中毒性消化不良、急性菌痢、急性肠炎共89例,结果痊愈70例,好转12例,无效7例。
2、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采用浓缩煎剂或粉剂,每日量相当于干草3钱左右。服药后对咳嗽、咯痰及气喘等症状均有一定程度的缓解。通常采用复方治疗。
3、治疗咯血
地锦草每次3~4钱水煎服,早晚各1次。对中小咯血效果较好,地锦草的花朵,大咯血效果较差。无副作用。
食疗药膳
痢疾药膳
1、蕹菜(连根)g,地锦草50g,水煎服。每日食2次。
2、按马草茶
〔配方〕按叶、马齿苋、地锦草、茶叶等量。
〔功效〕解毒消炎。治肠炎下痢。
催乳药膳
猪前蹄1只,地锦草(又名乳汁草)20克,共炖烂,加甜酒60毫升,煮开,分2次服食。
药理作用
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多种体外抑菌试验方法证明本品鲜汁、水煎剂、水煎醇提物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卡他球菌、白喉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施氏痢疾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绿脓杆菌、肠炎杆菌、猪霍乱沙门氏杆菌等均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地锦草注射液及地锦草去鞣质等的精提物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有抑菌作用。本品所含的黄酮在体外具有较强的广谱抑制菌作用,于0.-0.63mg/ml浓度时对20种常见致病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在0.-1.25mg/ml时呈杀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0.mg/ml,绿脓杆菌为0.32mg/ml,痢疾杆菌为0.16-0.63mg/ml。但黄酮与小鼠的全血、家兔红血球或血清共同孵育30分钟后,抗菌效力即大大减弱,但小鼠sc黄酮时,其尿液可具明显的抗菌作用。从地锦草中分得的没食子酸及槲皮素也有明显抑菌作用。此外,地锦草煎剂对钩端螺旋体有一定抑制作用。以0.mg/胚的黄酮与病毒于体外混合后接种,或1mg/胚剂量先接种病毒后给药治疗,均对流感病毒亚洲甲型所致鸡胚感染有效。
2.解毒作用
地锦草不仅对白喉杆菌有强的抑制作用,而且对白喉杆菌外毒素也具有明显的中和作用。实验证明,、50及25%的地锦草酊剂与白喉外毒素于低温作用30分钟后注射于豚鼠皮下,均对IMLD或aMLD之白喉外毒素有明显中和效果,能减低动物死亡率,但煎剂作用不明显。
3.止血作用
地锦草粉末局部使用,对实验性犬股动脉切开出血有止血作用。
4.缓解六六六对小鼠组织病理学的毒性作用
4%工业六六六ppm对动物心、肝、脾、肾组织可引起严重损害。维生素Cppm可减轻六六六引起的组织病变,而地锦草能防止六六六对各组织的损害。同时长时期饲喂地锦草对实验动物肝脏和心肌引起轻度颗粒变性外,对肾脏无影响,但对脾肝造血系统有兴奋作用。淋巴细胞和原始母细胞性增加。
化学成分
1.地锦草含有三种黄酮甙,其中两个甙的甙元为山柰酚(kaempferol),另一个甙的甙元为槲皮素(quercetin)。还含香豆精类成分:东莨菪素(scopoletin),伞形花内酯(umbelliferone),阿牙潘泽兰内酯(ayapin)。又含棕榈酸(palmiticacid),没食子酸(gallicacid),没食子酸甲酯(methylgallate)和内消旋肌醇(mesoinositol)。 地锦草
地锦草图册
2.斑叶地锦含β-香树脂酸乙酸酯(β-amyrinacetate),乙酸蒲公英赛醉酯(taraxerylacetate),乙酸羽扇烯酸酯(lupenylacetate),3β-乙酰氧基-30-去甲羽扇豆烷-20-酮(3β-acetoxy-30-norlupan-20-one),a-香树脂酮醇(a-amyrenonol),谷甾醇(sito-sterol),乙酸粘霉烯醇酯(glut-5-en-3β-ylacetate),乌苏-9(11),12-二烯-3β-醇(ursa-9(11),12-dien-3β-ol),斑叶地锦素(eumaculin)A,紫云英甙(astragalin),异槲皮甙(isoquercitrin),山柰酚-3-O-(2”-O-没食子酰)-β-D-葡萄糖甙[kaempferol-3-O-(2”-O-gal-loyl)-β-D-glucoside],槲皮素-3-O-(2”-没食子酰)-β-D-葡萄糖甙[quercetin-3-O-(2”-galloyl)-β-D-glucoside],1,3,4,6-四-O-没食子酰-β-D-葡萄糖(1,3,4,6-tetra-O-galloyl-β-Dglucose),老鹳草靶质(geraniin)。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